昌琦问道:“若那些有功将士不愿去编练新兵,又如何区处?”
颜良想了想道:“百将以上必须接受统一调遣,以下则可充入我短兵屯中。”
见众人没有异议后,颜良又宣布道:“整训之事由左司马居中统筹,任陈光为假候,专司协助;仇升表现优异,以假候迁军候,依旧归右司马统属;颜枚迁假候,也归右司马统属,短兵屯长之职由牛大接任。先前之战也俘获了不少兖州骑兵和战马,进武可拔擢一屯长出任假候,辅助训练。”
颜良一通命令下去,众人便各自拜谢,依令行事暂且不提。
且说曹军这边,驻守梁国的朱灵也终于带着他手下部曲和梁国郡兵慢悠悠到了陈留。
话说这朱灵为何到得如此之迟缓呢,却也是大有原因。
朱灵字文博,乃是冀州清河国鄃县人,最初乃是袁绍部将。
当时袁绍方从韩馥手中接过冀州,但公孙瓒却觉得自己被袁绍利用了,什么都没捞到而怨恨袁绍,提兵南下侵夺冀州之地。
当时公孙瓒兵强马壮,甚有威势,清河人季雍占据鄃县背反袁绍而支持公孙瓒,袁绍便派鄃县本地人朱灵去平叛。
季雍见带兵打来的是朱灵,便将城中朱灵的母亲、弟弟押到城头,试图诱降朱灵。
朱文博倒也是个狠人,放言道:“丈夫一出身与人,岂复顾家耶!”竟然不顾家人安危,强攻鄃县,一战而克,生擒了季雍,但朱灵的家人已经为季雍所害。
汉朝以孝为先,朱灵不顾家人也要为袁绍效命的举动自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有的人说朱灵做得对,大丈夫不可因私废公,但也有人说朱灵做得不对,枉顾至亲安危,而只求自身建功立业,乃是大大的恶行。
朱灵这一下简直就是两面不是人,为了袁绍的事业害死了自己全家还不落个好名声,自然是备受煎熬。
后来曹操老爹曹嵩死在了徐兖交界处,曹操正好借机向陶谦寻衅,那时袁绍和曹操这对好基友好似蜜里调油,袁绍唯恐曹操兵力不够,借了众多冀州兵给曹操,而朱灵也自告奋勇前去。
曹孟德这人有点东西,曾经发布过一个《求贤令》,其中的中心思想是“唯才是举。”
其中还有两句话是“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和“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
意思是只要能帮我做好事情的,廉洁不廉洁的我就管不了那么多了,至于私人品德方面,哪怕是“盗嫂受金”之辈也无妨。
这些话简直说到了朱文博的心坎里去,虽说他也未必是真心要致亲人于死地只求自己显达,但袁本初十分重视名声,因为朱灵被诟病之处,故而一直未得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