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历史军事>三国求生手册> 第89章 “从心”所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9章 “从心”所欲(2 / 3)

这是因为马延以及鲁军候的溃卒全部被颜良给收拢了起来,以及在追击曹军时候俘虏了五百多人,这些溃卒和俘虏中的少部分分给了苏游补充伤亡,其余都归入了自己名下。

这在战乱年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败者兵越打越少,胜者兵越打越多,就是这么个道理。

但这一回颜良决定要低调行事,不让郭图等小人拿兼并部众的缘由来攻讦自己,所以他打算把这部分收拢起来的溃卒当面交还给袁大将军,以示自己并无发展壮大,拥兵自重的私心。

当然,在交还部众之前,肯定要先料选一遍,挑出其中一部分优质的兵员充实自己的嫡系部队,以补充之前的战损。

颜良甚至把思维发散开来,想着可以再挑选一部分战俘来搞个献俘仪式,谁让咱袁大将军最好面子工程呐!

想到献俘,他就想到了一个极佳的人选,毕轨的老爹毕齐毕子礼,堂堂的比二千石典农校尉,虽然不是什么有名的人物,但至少官位上档次,拿得出手啊!

这段时间里,自己对毕齐、毕轨父子俩可是好的很,不但从俘虏营中把毕齐单独放了出来,让他们全家团聚,衣食供应无有怠慢,除了没有放他们跑路之外,其他的请求尽皆满足。

让毕氏一家子白吃白喝自己这么就,如今也该是把他们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并且他在这段时间里和毕齐、毕轨父子的闲聊中还得知他们东平毕氏也有人在冀州为官。

早在董卓之乱时,钜鹿郡任县县长毕瑜就曾经作为袁绍和韩馥的使者往幽州去鼓动大司马刘虞继位,不过被刘虞严词拒绝了。

毕瑜并无什么高才,但因着较早投附袁绍而屡获升迁,目前做到了博陵郡守的高位,可是实打实的二千石大员。

从宗谱上算,毕瑜还算是毕齐的从叔、毕轨的从祖。

颜良很清楚,这个时代的士族把家族利益看得尤其重,对于他们来说家族的存续是第一要务,故而狡兔三窟,两面下注的事情屡见不鲜。

旁的不提,就说颍川荀氏,在汉末丧乱之时,荀氏子弟各奔东西,荀谌荀友若北投袁绍麾下,荀彧荀文若东入曹操幕中,而荀攸荀公达更是西去长安在董卓把持的朝廷中任职。

无论是谁笑到最后,这样的安排都可以确保荀氏可以延续昌盛。

像东平毕氏这样,毕瑜在冀州,毕谌、毕齐在兖州分别就任高官的情况本就司空见惯。

所以这回若是用献俘的名义把毕齐给交给袁绍,根本就不用担心袁绍会对毕齐有所不利,更可能袁绍会来上一出千金市马骨,重新任命毕齐一个高位显职,以便做给如今在曹操手下游移不定的官员们看。

颜良与毕氏父子接触过数次,虽然毕齐的态度比之刚刚被俘时和缓了不少,但通过交谈发现其人不过是个中庸之才罢了,不值得在他身上花费工夫,反倒是毕轨小家伙挺机灵,能说会道思维敏捷,看上去是个可造之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