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保眉头一皱,“你不是说这个罗怀清跟随你父亲多年吗?”
李鸯叹了口气,“那几个背叛我兄弟,投奔尉迟虎的中郎将,跟随我父亲的时间更长,可人心总是会变的,现在谈这个没用。”
康保负手走了几步,又问道:“你是从哪里得到这个消息的?”
“州衙的好几个官员都被罗怀清暗中收买了,罗怀清给他们许诺的官职,一个许诺封长史,一个许诺封司马,还有两个都许诺为六曹主官。”
无论是刺史、长史和司马,还是州六曹主官,都是由朝廷任命,罗怀清自己就许诺,显然是不把朝廷放在眼中,确实有拥兵自立之嫌。
“可罗怀清有七千军队啊!我担心他会做出疯狂的举动,说实话,岭南青壮很珍贵,杀一个就少一个,晋王殿下希望我尽可能少杀!”
“罗怀清虽然有野心,但他不愚蠢,不会做螳臂当车之事,而且他身边幕僚王凯和我私交不错,我许他一个南沙县令之职,相信他会劝服罗怀清。”
康保点点头,“咱们先礼后兵,先给罗怀清写封信,要求他率军前来投诚,如果他不肯,然后我再大兵压境。”
“那我也给王凯写一封信!”
.........
康保和李鸯分别以朝廷主帅和广州刺史的身份分别给罗怀清和他幕僚王凯各写了一封信,康保要求罗怀清他深明大义,早日率军前来投诚,不要重蹈尉迟虎的覆辙。
而李鸯则许诺王凯,只要能说服罗怀清归降,自己就推荐他来做南沙县令。
增城县并不远,两天后,罗怀清便收到了来信。
罗怀清是召王李偲手下第一心腹大将,他确实是忠于召王李偲,如果李偲尚在,他绝不会造反,依旧会忠心耿耿,但并不代表他没有自己的想法,两年前,李偲在一次酒后给他说过一番推心置腹的话,‘吾儿皆为庸人,不足以继承大位,我若不幸,公可为岭南之主,给吾儿富贵即可。’
不管李偲这番话是酒后之言,还是故意试探罗怀清,但这番话却在罗怀清心中生根了,他心里清楚,召王没有亲生儿子,四个义子皆不成材,只有长子李鸯稍好一点,但也是一个文弱文生,当个县令勉强还行,但要成为一方藩镇,那就差得远了。
整个岭南,除了自己和尉迟虎外,再没有人能胜任藩主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