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这书之后,张良就知道那碰瓷的老头并不简单,估计是故意找上他的,那几天得寸进尺地讹他,大概都是在考验他。要是他一心想着早点来找扶苏,不耐烦地撒手不管,估计《太公兵法》是到不了他手上的。
张良让扶苏赶早去上朝,自己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打着哈欠回房补觉去了。
虽然扶苏年纪小,精力非常旺盛,但一夜不眠,还净讨论些费脑子的事,还是太耗神了。集中精神的时候他还没感觉,等换好衣裳出门去,他就忍不住开始犯困。
这种困意在上朝听其他人商议政事时被彻底勾了起来。
扶苏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眼皮慢慢开始往下耷拉,小脑袋也随着周围不怎么激昂的说话声一点一点,明显被他们的和声细语弄得困到不行。
嬴政听着那出列的朝臣说着些不痛不痒的事也有些不耐烦,目光很快转到扶苏身上。
瞅见扶苏在打瞌睡,嬴政便盯着他看。
冯去疾的位置在扶苏旁边,见嬴政瞧着扶苏的方向,也跟着转头看去。发现扶苏都快睡着了,冯去疾不由替他捏了把汗。
转念一想,冯去疾又觉得嬴政逼这么个半大小孩整天早起上朝太不人道了。
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怎么受得了起这么早,还天天跟个大人一样闷在官衙那边办公?
察觉嬴政的眼神带上了几分愠怒,冯去疾冒着被迁怒的风险轻轻推了推扶苏。
扶苏敏锐地睁开了眼。
他循着被推的方向看去,瞧见了冯去疾关切的双眼。
扶苏知道自己不小心打了个盹,立刻打起精神坐直身子,还欲盖弥彰地仰起头往端坐在上头的嬴政看去,一副“我在认真听课”的乖宝宝模样。
嬴政淡淡扫了他一眼,让那个正在絮絮叨叨的官员闭了嘴,点了个声音大的武将让对方汇报前线情况。
这人负责和南阳那边沟通,被嬴政点名之后精神一振,用他洪浑的嗓门说起攻韩进展。
听到这个,扶苏可就不困了。
虽然来自韩国的小伙伴还在家里住着,但韩国肯定还是要拿下的,区别只在于时间早晚而已。说句对不起张良的话,说不定韩国降秦以后,张良在秦国行事会更方便。
毕竟只要韩国还在,张良的处境就会和韩非一样微妙,很多事即使扶苏能放心和张良商量,其他人也绝不会放心的。
这位武将说话简洁直白,简明扼要地给所有人解说前线的情况:秦国大军粮食武器充足,韩国那边却不行了,他们边境去年误了秋收,非常缺粮,上头为了保证军需,强行给其他地方的百姓加税征粮,弄得有些人家里已经没米下锅,有些人家里连粮种都被搜刮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