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是大户人家,孙家也是大户人家,礼仪自然按照大户人家的礼仪。
婚嫁讲究三书六礼,尤其家里的老人最兴这个,比如祖母渠氏就让管家严格的执行起了章程。
增母也忙着找了媒婆,是同乡的洪婆子,据传说过五十多对夫妻,无一和离的。
不过呢,王匡却有些兴趣乏乏,每天除了在新市街道上闲逛,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屋子里写一些别人看不懂的公式,研究这火药,他打算这两年就造出火铳,这种在元明时改造出来的武器。
火铳要比突火枪的性能好很多,但突火枪并不利于携带,而且寿命和精度都非常的低。
王匡前世巧合间看过火铳制造的粗略图纸,在大汉完全可以实验一下,但现在的关键在于,他要首先改进出可装备的火药,虽说火药早在春秋战国就出现了,但经过这几百年的发展,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化。
院子里,徐徐走了进来,她的神情这段时间有些低落。
王匡放下了笔,心里知道徐徐是触景生情:“你别担心,我早给萧云说了,他正在向凉州诸君询问,等我们回到长安,差不多有周泽的消息了。”
徐徐的眼角还有泪痕,她之前明显哭过,很郑重道:“那个人是徐徐青梅竹马长大的,徐徐只求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此事,麻烦兄长了。”
徐徐显然对这位周泽很是关心,毕竟从小一起长大的。
有些话,王匡没有说出来,他怕徐徐的情绪崩溃,萧云拖他父亲,然后在军中打听那位周泽的消息,这么长时间没有传回来任何有用的信息,无非两种可能,要么死不见尸,要么投敌了。
凉州与匈奴交界,且那周泽是边军,守卫着武威郡的边关,是抗击匈奴的最前线,所以说上面这两种可能都是存在的。
但王匡宁愿是第一种,也不愿是第二种。
汉律对于投降者,与谋反罪相提并论,即投降者的父母、妻子、子女、兄弟姐妹全部处以弃市极刑,甚至对于临阵投递者,处于灭族之刑法。
换来冯橙橙,让她带着徐徐去外面散散心,王匡也没有什么心思继续研究化学公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