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金田激动的神情熟视无睹,王匡可是见过后世的玉米均是亩产千斤以上,换句话说,庄子玉米的年产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百多斤,也不过一半半。
有什么好骄傲的呢?
亲眼看着少年们将所有成熟的玉米扯下,那些枝干喂了羊,然后放在后院的仓库,他的心终于是踏实许多,这样下去,明年又可以种植更多的玉米,依照今年的产量,亩产有四百多斤,共五十亩地,少说也有两万斤的粮食。
而一亩地需要二至三斤的种子,下一次的播种土地便能有一万亩,总有一天,玉米这种高产且可在多种地形生长的作物推广到每家每户。
让庄子的老八挑了一箩筐的大玉米,金田趁着天色带着玉米匆匆回了长安,他要将这件事告知大司农,告知皇帝,告知元后,告知满朝文武……
“祥瑞?”
等到第二日,事关祥瑞的消息从长安城内流传到长安城外,甚至有的说安汉公治理朝政有功,感动上苍赐下此物……
当传言向全天下扩散的时候,王匡已经坐着马车赶往太学,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
金秋将至,各种农作物忙着收获,太学仅有半月就会放暑假,这意味着期末考试临近,一些儒学课本是必须复习的。
至于那祥瑞为何传的那么快,又有谁在后面推波助澜,不用想也能猜到,无论父亲有没有授意,还是他的党羽自作主张,但一场大变革正在酝酿。
另外,玉米这件事,早在今春,王莽就知晓了,当时玉米收获的时候,王匡不相信对方没有收到消息,为何等到初秋才放出消息?
这是有深意的。
“天要变了吗!”
回到太学,先拜见了邓锦,并将自己的封地一事说出。
“汝可是得罪了什么人?”邓锦是儒士不假,但绝非腐儒。
凭借几十年的阅历,脑袋稍微一转,便想到了其中的猫腻。
王匡的食邑是有人故意的。
王匡听了先生的说法,越加肯定,之前的猜测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