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籍听李不弃说让朝廷派使臣去辽国,心知李不弃必然已经有了谋算,便问:“可是若是我们先派使者,可能被辽人看做软弱,将来谈判之时,辽人可能漫天要价。如此奈何?”
李不弃胸有成竹:“派使者当然要用其他理由。但只要两边通了消息,就可以避免互相猜疑。若辽人也有息兵之心,那么就可谈休兵之事了。”
庞籍忙问:“不知用什么理由为好?”
李不弃说:“朝廷可以派使臣要求赎回被辽国掳走的百姓。这样不但彰显陛下仁爱,而且并不牵扯是否停战,不怕辽人会错意。”
赵祯等人都是眼前一亮,尤其是赵祯更是大喜。他一心想要搏一个仁君的名声,这可不是个很好的机会嘛。于是赵祯立刻说道:“此计甚妙。”他又转向文彦博和庞籍他们问:“诸卿看来如何?”
文彦博带头说:“臣也以为此计甚妙。”
就没有反对的啊。都认为好容易找到一个可以和辽国恢复接触的法子,却没想到已经落进李不弃的圈套里。
赵祯就说:“那么,你们商议一下派谁出使辽国为好。此事干系重大,定当择一精明强干之人。”
文彦博答应之后说:“陛下,李巡边不但勇武过人,而且满腹韬略,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将才。臣以为若是由他镇守三关,辽人必定不敢南望,可保安定至少二十年矣。”
李不弃暗自咬牙:竟然想把本尊绑在三关二十年,这老家伙太狠了吧!
他立刻看向文彦博,脸上现出一副看到白痴的表情。然后他向皇帝说:“陛下,文相公实在是抬爱臣了。且不说臣有没有本事保河北安宁二十年,只说若是臣去镇守三关,只怕河北从此多事了,停战之事也难免因此拖延。”
赵祯忙问:“这是为何?”
李不弃说:“臣杀入辽国境内,在涿州和析津府以西一路大掠,烧了涿州、易州、新城县、玉河县,在涿州又用捉来的契丹人扑城,不知多少辽国贵族与豪强因此家破人亡。这些人必定对臣恨之入骨。陛下可知,这些辽国贵族和豪强都是有私兵的,便是他们不能鼓动辽主发兵,自己也可以率军向臣复仇。如此,只怕河北战火难息。”
“再者,臣驻守三关,辽人必定会想朝廷派一个曾在辽国杀进杀出的人在边境待着有何图谋,少不了要设兵以备。这样的话,朝廷是否也要相应地在边境囤集重兵呢?那么停战还有什么意义呢?”
“嗯,也是这个道理。”赵祯看向文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