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宗接代,香火传承,那是一等一的大事。
在许多古人眼里,你努力的一辈子,干出多少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如那个把儿重要。
皇家的香火传承,就更加重要。
在杜衍、刘平等人主张让魏王府一脉回京的时候,他们没有赞成,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在乎此事。
他们之所以没有跟杜衍、刘平等人同流合污。
那是因为他们觉得赵祯还年轻,赵祯能生出儿子。
赵祯自己生儿子继承皇位,才是最名正言顺的。
如今赵祯无子,还要跑到西北去冒险,他们自然不会轻易答应。
当然了,一些官员心里还有其他的想法。
比如,有些官员不希望赵祯离开皇宫,就是不希望赵祯喜欢上出宫,去宫外晃荡。
赵祯离宫不可怕。
赵祯领兵离宫,那才可怕。
他若是干出了跟他祖父一样的蠢事,那大宋朝好不容易积攒的一点家底,恐怕又要给掏空了。
总之,文武百官,没有一个赞成赵祯离宫的。
文武百官们见到了赵祯的龙撵以后,主动迎上前,挡在了赵祯的龙撵前。
新晋的御史中丞对赵祯遥遥一礼。
施礼过后。
御史中丞代表满朝文武,询问赵祯,“官家要去何处?”
赵祯如今心如刀绞,也懒得跟御史中丞打太极,他十分果断的道:“去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