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先生担心,弘晙阿哥如此可爱真诚,天性纯良,若是不好好顾着,被人欺负了咋办?奈何弘晙阿哥自有他的道理。
“弘晙读书了乌先生。”弘晙和乌先生证明自己最近很乖,“弘晙有认真听课,可是老师总是一篇文章讲好多遍。”
“朱熹先生坏人啊乌先生。弘晙不要看他的书。”
老师讲课太多遍次数,弘晙阿哥太聪明不适宜且不提,乌先生倒是真有听四爷提起过一两句弘晙阿哥说的,朱熹先生让女子变成“残疾”的事儿。
他也知道民间确实有朱熹先生在福建做官的时候,提倡女子裹足的传说或者相关记载,也猜到弘晙阿哥可能是受到皇上的影响反对女子裹足,可他当然不能认同弘晙阿哥的看法。
“缠足的这个事儿缺乏严肃认证。乌先生可是知道,朱熹先生的亲传弟子车若水有一本《脚气集》,‘妇女缠足的习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女孩从四五岁就要受这样无穷无尽的苦,不知道所为何来。’”
“可见朱熹先生并没有说,女孩子一定要裹脚。而且世人都说程朱理学提倡‘女子贞洁论’,其实朱熹先生在《与陈师中书》中明明有说‘……昔尹川先生尝此论,以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自世俗观之,诚为迂阔……’”
弘晙眨巴着大眼睛不大明白。
后面文绉绉的句子他也大致听懂了,朱熹先生反对这个“女子贞洁论”,还批评世人迂腐,说不通道理。
“乌先生,‘女子贞洁论’是什么?和漳州女子有关系吗?”
“当然有。”乌先生惊觉自己说漏了嘴,立马转回来,“你看,现在世人都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起源于理学,而朱熹先生是集理学各大家之大成者,最好的名头不是?很多人啊,就是打着朱熹先生的名号行事?”
就好比,很多人打着孔孟之学行事一样,其实,他们的行事,和孔孟之学有何关系?什么关系也没有,各人给各人的私心找一个理由罢了。
乌先生心里感叹一句,接着说道:“朱熹先生自己家里的女子大多都不裹脚,”其实朱熹活着的时候,只有达官贵人家的女子讲究“不轻举”而裹足,“而且皇上也推崇朱熹先生的学问,你看皇上虽然颁布禁足令,可也没讨厌朱熹先生不是?”
弘晙阿哥不说话。
玛法好像真的很推崇朱熹先生,他还夸朱熹先生是“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可是,“‘女子贞洁论’是什么?乌先生?”
乌先生愣住。
咳嗽一声清清嗓子,面对弘晙阿哥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硬是发挥他的不世之学,将“女子贞洁论”“娓娓道来”。
“‘贞洁’二字……本为‘贞节’,‘贞’是正的意思,是说男子要做正人君子,女子要端庄守礼;‘节’则是从竹子的节引出来,竹为君子之物,‘节’意为气节,是说这天下男子当有为人的骨气,女子也要有为人的志气……。”
乌先生说着说着,似乎觉得人世间的男女都应该是那个样子,就如同小孩子眼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