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他真能一天收几颗鸡蛋,四个闺女就不用饿肚子了吧。
再多生个孩子,万一能追出个儿子来呢?
给农场奉献爱心,多么伟大的事情啊。
所以,这天晚上,等苏湘玉再回农场的时候,就是带着孙厂长一起来的了。
“做家具,先得有锯子,还得有刨子,墨盒,这个我们家具厂可以借给你们,然后就是砍树,你们农场得自己准备木头。”孙厂长说。
七十年代正是砍伐树木没人管的时候,所以知青们一听都乐了:“那还等啥,咱们从哈林牧场砍来的,烧砖的木头还有好多,现在大家不烧砖了,直接改了做家具呗!”
徐文丽的家具已经摆上了,大衣柜,饭桌,还有一张双人床,可把大家给羡慕的,当时就有好几对又赶着去结婚,想早点睡双人床了。
当然,孙厂长教大家改板子,放线,刨木头做家具,就又得了十几斤鸡蛋,提着鸡蛋回家,媳妇正在家里孕吐,还想跟他吵架,他就有底气啦,把鸡蛋放在地上就说:“生,为啥不生,一顿一个鸡蛋,能饿死孩子才怪!”
别人都干的热火朝天,只有韩慎,每天看着苏湘玉,简直目瞪口呆。
而且,来了将近半个月了,完全没有想走的迹象。
每天泡杯茶,要么开车出去游荡,要么就是在农场里盯着苏湘玉。
他熬得住,学生们熬不住了呀。
梅君说是下来一起劳动,其实一直躲在县城里偷懒,这可苦了几个男知青,每天跟着农场的知青们,不是种地就是烧砖,要么就是做家具。
这帮知青有一种,恨不能白天黑夜一起干的劲头,把男学生都快给榨成油渣了。
所以小张说:“韩主任,咱们在这个农场呆的够久了,也该回去了吧。”
“怎么可能会有人完全没有任何私心的给搞大家搞福利,这世界上除了叶向东,就没有真正的共.产主义斗士,这不可能。我必须得搞清楚她到底想干嘛才行。”韩慎顿了顿,就开始批评自己得学生了:“你看看那些知青们觉悟,再看看你们,赶紧干活去!”
几个学生给教授骂了一通,乖乖的干活儿去了。
今天他在外面转悠了一圈,回来的时候挺高兴的。
因为他发现,苏湘玉这会肯定要倒大霉了,危及生命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