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听不懂公主和官员的争执,她更不明白公主熬夜撰写的东西。但有件事她明白,她若不跟着往前走,只会离刘意越来越远。
这份阿史和小毕结合的资料,把这几位说了个大概,末了还有沮授和田丰的信。
说自己无能,没把陈群挖来。
刘意翻了陈群的生平,就如沮授猜测,她不做多想就把陈群扔到一边。
一个荀彧就算了,两个大族加盟,她还不如和袁绍联姻,一了百了。
比起陈群,刘意对徐庶更感兴趣。世家大族她见多了,刨去一个荀彧,沮授虽不是大族,也是富家子弟,有名声的那种。田丰就更不用讲,因而当徐庶这个寒门子弟出现在刘意面前,刘意第一反应是好奇。
她很想知道,在知识被世家大族垄断的情况下,这些寒门子弟是如何崛起的。
尤其还是在徐庶的名声还不好听的情况。
不过单独见人不太好,刘意想了会。动笔给这几位写信。
八卦可以以后聊,先看你们本事行不行?
刘意的信很简单。就是黑山军这支尴尬的农民军,自邺城一战后,张燕被封了个杂号将军,因黑山军一时无法收编,刘意按照麹义的建议,让张燕统率原来的部下。
这是个定|时|炸|弹,早晚要解决。原先沮授提议是张燕和袁绍相斗,刘意从中获利,不巧的是袁绍随机应变,硬是让刘意挑不出错。
她将问题抛给他们几人,一来是考验,二来是解决。
驿馆这边几人收到来信,戏志才乐了半天,都说礼贤下士,这位长公主有意思,人还没见到,问题就抛出过来了。戏志才思索半日,非常大方让出机会,对徐庶直言不讳,“此番元直先行。”
徐庶面露惊讶,忍不住问,“志才何出此言?”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个机会,只要能解决黑山军一事,何愁得不到长公主重用。
戏志才只是笑,“元直比我更需要这次机会,再来,长公主考验我等,我还未考察长公主。”
戏志才说完扬长而去,同行的石韬见了叹道,“志才果真狂士。”
这又不是哪个阿猫阿狗,这是天子阿姐,要是局势大好,天下重归于汉,戏志才这姿态,日后怕不是被长公主穿小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