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的好,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两小孩见了刘意泪眼汪汪,刘意也挺有感触的。轮到何太后时,两女人大眼瞪小眼,最后还是刘意干巴巴扯出一个笑。
“太后。”
何太后表情也不太好看,不过有句话怎么说的。都是一个屋檐下的,扯头发要留到人后。一个是太后,一个长公主,这么多人看着,谁都要面子。
于是何太后泪眼朦胧,莲步轻移,走到刘意面前,捧着刘意的小脸蛋哭诉,“我的儿。”
刘意跟着掉了几颗金豆豆,“太后受苦了。”
两个女人抱头痛哭,边上站着刘辩和刘协,脑袋瓜里还是那天何太后把刘意推下的画面。
刘辩捅了捅刘协,两兄弟对视了会,一致没开口。
温馨的亲人重聚结束,那边的汉子走过来,身披盔甲,虬须浓眉,腰上别着一把佩剑,见了刘意也不行大礼,只潦草一抱拳,“臣并州牧董卓,见过长公主。”
刘意无故脑壳疼,比起卢植等人的不满,她对于礼节方面不是很敏感,脑子里只有诸葛亮那句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话说董卓算什么东西?
敌不明先卖傻,刘意攥着小帕子,冲董卓点头,又把目光挪向边上的曹操,轻声问,“我记得是让曹校尉去寻陛下,张常侍等人呢?”
你怎么带了个并州牧回来?
曹操解释,“阉官已自尽,臣等在小平津寻到了陛下和太后,半道遇上州牧。”
接下来的事大家都懂了,来都来了,一块走呗。
董卓趁机解释,“臣是奉何将军之命,进京讨伐阉官,看见宫中动乱,特意到北邙山迎接陛下,专程护送陛下回宫。”
听起来还是个好人?
刘意对上董卓,柔柔弱弱的,“原来是这样。”
事情交代完,刘辩他们差不多也要回去了。刘意扶着两兄弟上车,卢植在后面讲,“董州牧,阉官已除,宫中再无奸邪,还请退兵三十里。”
刘意还没想明白原因,就听董卓理直气壮说,“我带兵而来,就是为了保护陛下,如今阉官已除,你等就要过河拆桥,把我董卓打发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