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科普的,大部分读者应该能看懂。”沈奇写完这篇黑洞科普文章,喊杨定天来主任办公室:“定天,你本科专业是天文学,我写的这篇文章,你能看懂吗?”
杨定天看了半个小时,点点头说到:“能看懂个七七八八。”
“好的,你去忙吧。”沈奇心中有数,然后修改这篇黑洞文章。
本科是天文专业的学霸杨定天只能看懂七七八八,那不行,还是太深奥了。
沈奇简化数学物理推导计算过程,增加文字性描述的科普内容,再给杨定天看了一遍。
这次杨定天全明白了:“所以沈教授是支持弦理论的。”
“当然支持,弦理论的大佬是我的物理导师。”
“威腾是你导师?”
“是的,所以威腾是你祖师爷。”
“这太让我振奋了。”杨定天发现自己原来师出名门,威腾、沈奇比他之前的硕士生导师常教授牛逼了不止一条街。
沈奇将这篇黑洞熵的文章投去《科学》,没过多久,《科学》刊登了这篇文章。
系统:“新成就!宿主在《科学》上发表物理论文一篇,基础奖励5万点学霸积分,乘以该期刊if值41.346,最终奖励2067300点学霸积分。结余29893918点学霸积分,请宿主确认。”
可以,这很《科学》,沈奇以短平快的方式刷了篇《科学》论文,收获两百多万学霸积分。
再接再厉,通过不同的数学处理方式,沈奇又完成了一篇黑洞相关的科普文章。
“黑洞吸积及喷流的形成被认为是尺度不变的,黑洞吸积的基本面关系可以由黑洞质量、射电/x射线光度组成的经验公式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