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总该有点更高级的追求。
一篇国内核心期刊的论文已搞定,正式刊登在《数学研究报a辑》上不过是时间问题。
要进入sci的数据库,当然得转化为英文版刊登在《数学研究报b辑》上,沈奇正在干这件事情。
国内核心期刊通常都是这么设定的,a辑中文版,b辑英文版,被sci收录的是b辑。
沈奇这几天大量研读英文版的数学文献,ann-math、ata-math等国际性数学期刊都有看的,也有在sci上搜相关论文,以及在arxiv上潜水窥屏,找他想要的英文资料。
其实沈奇更喜欢去arxiv,这就是个网站,你也可以将它看成是一个特殊的国际性学术论坛。
为了防止自己的论文在正式刊登前被别人剽窃,有些作者会将预稿上传到arxiv作为预收录,以证明自己的学术原创性。
一般上传到arxiv上的论文都是比较吊的论文,涵盖物理、数学、生物、计算机等领域。至少看上去比较吊。
沈奇在arxiv上找到了两位师兄的论文,云威和龚长伟在美国混的不错,这两年发了好几篇高质量的数学论文。
陶哲轩在美国混的更好,他累计在arxiv上发了几十篇论文,绝对算是高产户。
敢在arxiv发帖的都是牛人,有陶哲轩这种大牛,也有云威和龚长伟等年轻的中小牛数学家。
牛人们的学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很强,他们写的论文都是有分量的。
考虑到数学期刊的审稿周期长,大牛小牛们往往将自己的论文预稿先挂在arxiv上,实名制操作,以防被剽窃。
沈奇尚不敢在arxiv上发帖,因为没有拿得出手的论文作品。
他就看看arxiv上的英文帖子,提升自己的数学专业英语水平,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