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掺沙子,左云翼甚至授意主持选兵的军官,尽可能按每个中队70个夷人,20个狄人和10个汉人屯垦兵的比例编制。
~~~
光明历1076年1月14日
天气:小雪
我大概明白所谓灰衣兵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实际上,灰衣兵并非全是奴隶兵,他们本质上与民兵或者村民自卫队是一个意思。
平时都有其他职业:耕种、狩猎、采集、伐木或者去城里打工等等。
遇到需要的时候,才会临时编制成军队。
这种组织形式,感觉跟教宗同盟战时临时向军队中补充农奴凑数的做法很像。
双方的差距主要在士兵的战斗力方面。
华夏人的灰衣兵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实际上就是奴隶的外族野蛮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干脆就是兽人或者半兽人。
这一部分士兵的装备与西方世界相差不大,但主力士兵全都是从各部落中精挑细选的勇士。
我在一座被称为军威的城市周边看过华夏人如何挑选这些士兵——主要是测试射箭和力量,标准不低,以我个人的看法,士兵的战斗力大概相当于北方荒原上的瓦兰吉人。
如果把这些人等同于瓦兰吉蛮子,那么,现在军威城附近就已经有一支足以让整个西方头疼的武装力量了。
因为被誉为战士民族的瓦兰吉人从来没有出动5万士兵以上的例子,而军威城附近,现在就已经汇聚了超过20万人了。
离开军威城继续向东的时候,我见到了灰衣兵的另外一个组成部分。
这些人都是如假包换的,真正的华夏人。
他们穿着厚重的灰色军大衣,扛着装了一根矛头的火枪,列着整齐的队形,唱着歌向西开拔。
我问过了,这些人是从以华夏人为主的边境屯垦村中抽调的部队,按照每个连(相当于中队)100人编制。
这只队伍虽然也是灰衣兵,但从纪律和那个连编制上来看,似乎更加接近红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