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年前,陕西大旱,赤地千里,颗粒无收。
渭南境内,饥民相食,惨状骇人。
那年,陈平关二十岁。
他眼望着这场灾情将人变成了野兽,看着瘦骨嶙峋的饥民如地狱骸鬼般游走,他把一切怨恨都指向了官府。
只要开仓赈粮,这些饥民就都有得救,可偏偏官府死活不肯开仓,甚至派兵守卫粮仓,不准饥民百姓接近一步。
已经人吃人了,这些昏官竟能见死不救。
陈平关的父母,在这场大旱中饿死了。陈平关痛哭一夜,寻了片僻静的山野安葬了父母。回到家中,他只见空空的破屋里,一柄关山刀闪着寒光。
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了,自己的武艺究竟是为什么而习练的。他背起了那柄关山刀,告诉村落里的每一个村民——他要去省城见巡抚,用这柄钢刀逼那巡抚开仓赈粮,救所有人性命。
在村民的欢呼迎送中,陈平关离开了渭南。一路上,他挖草根,啃树皮,凭着一柄关山刀和一身武艺击退了沿路的盗寇马贼,只身一人,历尽艰险,生生走到了西安城。
他仗着武艺,提着关山刀,杀出一条血路打进了西安府衙,把刀架在了陕西巡抚的脖颈上,呵斥他为何不肯开仓救济百姓。
那巡抚面对着这变故,却异常冷静。
巡抚带着陈平关,走遍了西安城里所有的粮仓,打开了每个仓库的大门。陈平关亲眼看到,所有粮仓都是空的。
“粮仓里的粮都去了哪里?”
“库粮早就发完了。”
“仓库无粮,为何要派兵镇守?”
“派兵镇守,百姓便以为还有粮在。若让百姓知道府库都无粮了,陕西就要大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