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
大部分宗教问题,无论是上帝造人,还是女娲造人,总有一个对人类起源的探索,哲学之中也会对“我从哪里来”发出灵魂一问,巫祝所要负责的方面,其实也包含着这部分的内容。
“阳生火,火生人… …”纪墨回忆着这部分的内容,说着若有所悟,火这种形式,在观想之中取代的是金乌的位置,即太阳的所在,若是以“火生人”来理解,火焰能够代表的是一个人的生命力?
这种说法似乎在很多修仙小说之中也有涉猎,如魂灯什么的,灯上烛火代表人的生命力强弱,烛火飘忽则生命不强,有危险在侧,烛火熄灭,则人已经死亡。
据说诸葛亮祈禳北斗,以七星灯延命,灯灭寿尽,果死。
民间传说,也有以生息燃灯,以灯寻魂,魂不归而灯灭,灯灭而人死的说法,所以,刚才那火,代表的是大人的生命吗?
鬼神或在身边,只是这种想象就让人有些后怕,若是出了什么意外,该如何是好?
这种看似普通的咒文,也因为掌握了他人的生命之火,而显得格外凶险,祸福取决于一念之间,还真的是莫测之威。
“想到了?”
大人问了一声,见到纪墨点头,没有再多做解释,又在他头上白巾拍了一下,“去吧,好好休息。”
有关观想法的种种,两人之后一段时间都没再提起,纪墨敏锐地察觉到这里面似乎有什么令人讳莫如深的东西,并不敢贸然深问,而是细细体悟舞蹈时候的异常,努力分析他是否被自我催眠了。
巫祝之咒文祭文,有用与否大多与心诚与否挂钩,很难验证,但催眠之术,现代仍沿用,可见科学,既是这般,便没什么不能推到这上面解释。
纪墨有心再实验一次这种神妙的咒文,奈何大人并不许他轻易尝试为人施咒。
“鬼神难以沟通,这般祝咒,不可多为,非要不为。”
大人的告诫也很有道理,按照他的那一套逻辑,无论是咒文还是祭文,都是跟鬼神沟通的,祭文还好,就是单方面的汇报,并不要求及时反馈,或者说反馈也是天地来,不用让鬼神于身侧隐约。
咒文就不同了,无论是否管用,都是在借助鬼神之力,这样借力于自身是有害的。
巫祝的地位,一半源于他们所知的知识,另一半则是源于这种好似跟鬼神作伴的借力之法,而借力有损自身,为他人借力而损身,从这个角度看,巫祝都像是圣人了,损己利人什么的,当然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