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掩了怒气迎上去。
“我是德惠粮铺的,奉了我家掌柜的话特来找胡姑娘说粮食的事儿。”还是那个一脸精明相的堂倌。
“跟我来吧,”大宝带人去了胡小满这儿。
简单说了几句就跟着堂倌去了他们的粮仓,看了粮食,商量好诸多事宜,又付了一半儿定金,商定了运送银子,连夜让人装车。
一麻袋一百斤,三辆马车装了三十袋,共三千斤。这根本不够,可惜这粮铺不肯多卖,八成是想着囤货涨价。
一村子几百口子人,光分粮就不够,三千斤听这多,聚集六千斤还远。
还的有存粮,来年还要播种,到时不知又是一番什么光景。
官府不让平民囤粮,怕粮断了,最近在想买大批的粮食是不可能了。
胡小满想了想,让跟来的两个楚家人去府城买粮,他们是将军府的在府城人头熟,搞几千斤粮食没问题。
她迫切的希望这该是的旱年赶紧过去。
次日一早,胡小满让大宝他们又去李记买了一千多斤,短短一天,他们竟然涨了一文钱的价格。
不敢在耽搁,咬牙买了。
这来来回回折腾下来就到了后半晌,一路赶回去就是夜里了。
“走,不耽搁了,还有许多事要办。”胡小满当机立断,满头汗的又跑去通知等的不耐烦的工人出发。
这些个工人都是粮铺的人,白天还有别的活计要干,也就晚上愿意跑夜路。
一行人五六两辆牛马车,浩浩荡荡的从城里出发。拉着几百斤的重物,速度可想而知,天都黑透了,路刚走一半儿。
真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胡小满正无聊,敏锐的察觉到前方山道有不寻常。
“停,最后的掉头向后退——”她高昂的话音刚落,转弯的山道了响起紧促的脚步声,掺杂的人声高喊,“别让他们跑了,包住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