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你家住哪儿啊?”老朱好奇了,拽着胡小满让她站在柜台上。
好奇了吧,这下记住俺们了吧。胡小满三句两句道:“先生是我家好友,在我们村里教书,枸杞都是小孩儿在山上摘的,卖了银子好卖笔墨写字。我家先生说茱萸也可以卖钱。”
也就耕读世家又这样的远见魄力。老朱把请做下来细细的问。
胡老爹他们不是好得瑟的人,况且刚被李氏医馆坑骗,他们也不愿拿拿出他们的名头,就略过不说,而廖先生本身就是获罪之身,胡老爹只说廖先生是游历到靠山屯,就暂时留在村子里教孩子们念书,将来也能让后背子孙有机会走出大山。
山里没见识的乡下人能为后世子孙找这样的出路,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壮举,老朱感动,直说要留胡老爹他们吃饭,让他们以后有啥事儿可以来找他。
这样感性,真性情的人少见啊。胡小满直叹自己运气好,随便一指竟然遇见老朱这样的人。
萍水相逢到相谈甚欢,胡老爹高兴认识这样大气的的人。但还是拒绝了老朱的热情挽留,执意要走。
“那你们等等,”老朱匆匆出去了。在进来时就手里就多了匣子。
胡栓子与老爹对视一眼,就见老朱拿着匣子递到胡小满手里,“这是伯伯送小满的见面礼,是给你们村孩子们的墨条,告诉他们好好读书,将来能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以后小满找伯伯玩啊。伯伯家都是臭小子,没女娃娃呢。”
他这是有感而发,很多人打拼半辈子比不过读书识字的人,他自己也是苦人家出身,幼时若有读书识字的机会,年轻的时候也不至于吃那么多苦,所以遇见这种壮举心里又酸又感慨,必须尽点心意。
所以无论如何都让胡老爹他们把都东西收下,亲自把人送到门口。
胡老爹满是动容,赶着车,连连感慨老朱是好人。
“咱家小满真是个运气好的,随意一找就能遇见老朱这样的善心人,不愧是我们老胡家的闺女,”胡栓子自立美滋滋的,一点也不觉的花那么多的银子请了先生是件傻里傻气的事情了。
你最后一句才是重点把?胡小满忍着笑,心情好的不一般。
夜里就住在最便宜的客栈里,胡栓子展现出一个好爹的样子,现实伺候着个胡老爹洗漱完了就给胡小满洗脚丫子,挠她痒痒被胡小满一脚揣在脸上也不生气。
换了新地方的胡小满怎么也睡不着,两只脚不是瞪胡老爹就是瞪在胡栓子身上,他们打呼噜的声音跟打雷似的带劲,等她迷迷糊糊的睡,胡栓子就把她拎起来洗漱。
弄得胡小满满身的起床气没地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