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 如今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旧址的基础上修建的。明朝建国时,北京城只有一万四千多户人口。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北京城已经是“生齿日繁,物货盆满”。
现在的京城从里到外大体分为三个部分:紫禁城、皇城和内城。
紫禁城自然不用多说,位于内城中心偏东南的位置,里面居住的是皇帝和嫔妃及各类宫廷服务人员。
皇城则是皇室活动提供场所, 比如社稷坛、太庙, 还有李乘风的工作地点西苑都在此地。
内城就是寻常百姓居住的地方了,不止有居民区, 还有商业区, 像朱李二人之前逛的朝前门, 就是条繁华的商业街。
近些年来, 虽说天灾人祸始终不断, 但朝廷政权大致稳定, 于是大量外来人口进城,光是常住人口就已有了百万以上。曾经有为大学士估算,现在的北京“四方之民十得六七”,也就是百分之六十以上是外地人。
这么多的人,只靠内城来吸纳,自然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就算朱厚熜没有提议建城, 北京也在自己陆续向外扩充,即所谓的“外城”。现如今“外城”已是京城外来商民的聚居区, 大量的小摊贩也雨后春笋般在外支立起来。搞得城外拥堵不堪, 甚至有时来往车辆都很不方便。
所以, 朱厚熜说要建城,大家自然是一百个同意。
不过待听到皇帝陛下的计划之时,众人便纷纷傻眼了。原本以为只是将内城南面加长一截,没想到他竟然是想要向东、西、南、北四面展开,将内城和先农坛、天坛环绕起来。
这种就是是不懂,一听也知道是个大工程。
首先就是工部和户部的人跳出来反对。
户部尚书表示,虽然最近国库里有了那么一点闲钱,但这都是他们户部从牙缝里挤出来的。现在四处都要钱,就比如说皇上您之前大刀阔斧改革宗室,即使是功在千秋,可短时间内要增加宗室人员的俸米,这对朝廷也是笔不小的开支,总之一句话,没钱!
工部尚书表示,他们工部向来是六部里最累最受人轻视的,现在皇陵还没修完,国家水利方面也尚待解决。旁边还有一个李乘风虎视眈眈,成天想着帮天工局挖他们墙角,总之一句话,没人!
礼部尚书毛澄也开始上疏,朱厚熜都要气笑了,这怎么还跟你有关系了?
毛澄理直气壮道:“当然有!皇上你才登基没多久,哪能大兴土木!”这不就是昏君前兆吗!
就连最近一直支持他的勋贵都表示这样不行,如此工程量绝对比皇上你设想的要大得多,人力、物力、财力都会跟不上。
嘉靖皇帝老神在在:“这个就不必众卿家头疼了,朕早已想好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