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业余的电脑爱好者,郭明看到这些东西就忍不住联想到Intel的计算棒,当下笑着说道:“这东西看着还真像英特尔那个阿童木计算棒。”
计算棒(Compute Stick)是美国英特尔公司于2015年首倡的超便携计算机。这种设备拥有和x86平板电脑类似的低功耗硬件,一般也会预装indos操作系统,却没有电池和屏幕,尺寸只相当于一包口香糖,非常小巧便携。
只要把计算棒插在电视、投影仪等显示设备的HDMI接口上,再为其连接电源、键鼠和音频设备,就能变成一台全功能PC,可以用来看视频、上网,处理一些较为轻量的办公和娱乐任务。
计算棒是一款优缺点都很明显的产品,既有体积小、价格低、功耗低的显著优点,也有性能孱弱、需要自备外围设备的缺点,应用场景因此受到限制。雪上加霜的是,Intel的移动化转型遭遇惨败,宣布不再更新Atom系列低功耗处理器,更是给计算棒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前辈出师未捷,蜜蜂却在最近推出两款类似产品:PT2游戏棒以及可与之搭配的PT2加速棒,自然在相关爱好者群体里引起热议,大家都很好奇蜜蜂的打算。
和往常一样,方俊淇再次拿到了第一批产品。为了拍视频赚人气,他特意拜托金诚帮忙搜集一些旧电脑,邓盛云他们得知此事也都跟了过来,然后就有了今天这次的聚会。
“这个其实就是蜜蜂计算棒,样子当然会比较像。英特尔当年按惯例注册了‘计算棒’的商标,蜜蜂用不了,只好另外使用游戏棒和加速棒的名义。”
“等下,游戏棒好像是一种挑棍游戏的名字,”郭明接话说道:“就是那种撒一堆彩色棍棍,然后轮流抽取最后计分的游戏。”
“确实是,”方俊淇耸了耸肩,“不过应该没人会把它们两个弄混。”
嘴上说着,他拿出几个盒子递给几人,“游戏棒需要搭配蜜蜂游戏U盘使用,必要时还需要插这种加速棒,相当于是功率较小的外置显卡,插上去可以提高性能、4K@60Hz无压力。”
“这么麻烦,你不是有PT2嘛,干嘛还整这玩意儿?”
“主机只能搁家里玩,这个却可以装口袋里带着走。趁着还有热度,拍个开箱评测视频圈一波人气,之后大不了当奖品送掉,也不会浪费什么。”
“我还是有些想不通,”邓盛云坦言自己的不解,“蜜蜂要做便携游戏机,老实做款掌机或者游戏手机不就得了?干嘛费这么大功夫整这些东西?算上这个,他们在这一块已经有四条产品线了!”
“是三个,”方俊淇伸出手指比划数字,“PoerCube能量块上市,旧版不带电池的Cube就停产下架了。算上Pad和游戏棒,刚好是三个。”
“那也很多了!不嫌浪费么?”
“其实还好吧,Pad是游戏平板,对标的是Sitch;盒子是便携主机,主要面向手机还有眼镜游戏玩家。至于这两根棒棒,则是专为轻度玩家打造的性能升级方案,不用买主机、不用升级显卡和电源,直接插上就能玩。这俩不但有HDMI插头,另一头还有USB type-C,不光能插电视和显示器,还可以插在手机、PT、PC上面。”
缓了口气,方俊淇又耸了耸肩,“这些东西软硬件结构基本一致,区别只在于模块排布还有外围接口,开发成本其实并不高,至少相对于手机来说是这样。”
“嗯?”金诚要过两枚计算棒拿在手里,“照你这么说,既然硬件基本一致,干嘛还要做成两款产品?直接一站解决不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