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韩漫儿一番解释之后,千晴这才大致了解了事情的始末。
原来早在半月前,韩漫儿去郊外踏青,遇见了潘倪,两人自打相识起就是想看两厌,不想坏了兴致的韩漫儿直接走人,却不想被那眼尖的潘倪瞧见。
潘倪难得碰上韩漫儿落单,大好机会如何能不抓住,以前有千晴在,自己说不过她,身份也比不上她,常常吃了许多哑巴亏。
如今自然是免不了冷嘲热讽一番,那潘倪口才好,韩漫儿有些说不过她,大庭广众之下又不能直接动手,就想着先记下这笔账,他日定然连本带利一起拿回来。
可哪知那潘倪见韩漫儿想要逃走,更加得势不饶人,拦着她不让她走,就在两人争执不下之时,于归出现了。
只见他手摇一把折扇,白衣束发,好一俊朗少年,一时间竟看的韩漫儿出神了,好在没人发现自己的出神。
“这位小姐,这郊外踏青本是散心放松心情的,何必为了一些小事,而坏了雅兴呢?再者这附近人多嘴杂,恐怕对小姐名誉……”于归说到一半就停住了,可意思却说的很明白。
潘倪这才发现周围不知何时已经围上了许多人,还时不时的指指点点,脸上有些挂不住,慌忙叫上丫头离开此处。
而韩漫儿想要去感谢那位公子,奈何人家直接走人,理都没理自己,可能是爱情冲昏了头脑,唤上婢女跟踪起那位公子了。
发现他进了一家酒楼,看来是和朋友在此小聚,韩漫儿包了那名公子的隔壁包间,那掌柜的也是个人精,见韩漫儿穿着不俗就知道她非富即贵,坐地起价,硬是狠狠敲了她一笔。
为了情郎,韩漫儿也是下了血本,半个月的银钱就这么没了,见到银子,掌柜的立刻眉开眼笑,热情的带着她进了包厢。
此时于归已经和几位朋友聊起来了,突然其中一个人,更是提起了刚刚的事,更有人打趣到:“莫非于兄可是看上了那韩家小姐。”
于归刚喝进了嘴里的酒,一下子喷出来了,惊恐万分到:“姜兄弟,你莫要在开我玩笑,我于某人也算是饱读诗书之人,还是喜欢窈窕淑女,至于那种类型的,真要娶了她我宁愿出家。”
“哈哈哈哈!”被称为姜兄弟的那人,拍了拍于归的肩膀到,“于兄莫要介怀,我也只是开个玩笑而已,何必发这么重大的誓言呢?”
后面偷听的韩漫儿顿时伤心不已,呆了一会儿就离开,当晚韩漫儿特意叫人拿来一面两米高的铜镜,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大饼脸双下巴,还有这臃肿的身材,再想想那于归饱读诗书又一表人才,看不上自己也是情理之中。
韩漫儿这个人心态好,就当作是一场梦而已,事很快就过去了,至少她自己是这么认为的,不过七八天,就得知刑部尚书和兵部侍郎要结为亲家了,而且到处传的沸沸扬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