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三十一日, 开学前一天。
高二年级的学生会成员因要迎接新生,在三十号那天就已经提前返校,此刻正或坐或站地守在校门口, 等着新一批高一新生的到来。
等待期间, 大家不免说说闲话聊聊天,有人吐槽这学期一开学就要连环考试简直没人性, 害得他们社团招新时间都被延后了, 也有人八卦文学社某某卖了自己手上一篇热文的版权给外面的影视公司,把传媒社社长气得险些砸了学校设备, 还有人困惑学生会会长这么牛批为什么不跳级, 被告知会长周末要回家, 只能用上学时间外出, 导致课堂出勤率不够跳不了级。
当然也有人说,是会长自己不想跳级,因为会长初中那会儿出勤率也不够,但还是跳了一级, 说明根本不是出勤率够不够的问题。
许久之后,终于有人把内容拐到了这一届新生头上。
“这届有几个外来的?”
龙寻公学的学生大多都是从小学开始招收, 小升初外来的还能多一点, 到了高中因为分数线问题,也因为学校选址过于偏僻, 生面孔非常少。
“这届好像有二十八个?”
“比去年还少了十二个。
“有个还是踩着分数线进来的。”
“真的假的, 踩分数线还不如不进来, 自己给自己开地狱模式可还行。”
“别这么果断, 万一人是中考没发挥好呢。”
说话间,几辆大巴出现在了远处的公路上。
第一个发现的学生喊了一声,余下众人纷纷扭头,就这么看着大巴车一辆接一辆地开进校门口前的停车位。
边上还有传媒社搬来的三台机子,通过不同角度将这一幕拍下。这还只是开始,之后还会有传媒社的社员跟拍新生军训,拍完进行剪辑再配上音乐和旁白,做成一套新生军训的纪录片。
这是龙寻公学的传统,一来可以留下纪念,增添新生入学的仪式感;二来也是对传媒社的考验,因为操刀新生军训纪录片的,多半会是下一任传媒社的社长
大巴车一一停稳后,车门打开,率先下来的不是高一新生,而是手持摄像机一路跟拍,记录素材的同时确保这几辆路线不同的大巴车能同时抵达校门口的传媒社成员。
他们下车后继续拍摄,将新生们的面貌一一记录。
小梁也是负责跟拍的成员之一,他在镜头后面跟下车的学生招手,以此引导他们向镜头挥手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