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看看,这几类药,有没有其他医馆推出过。”
辛子期接过,只扫了一眼,眼睛有些发直。
速度飞快的把剩下三张看完,视线重新回到第一张上,久久无法移开。
“这是……”
“这是四张中成药的方子。我看各家医馆,多是问诊开方之后,现抓药材让患者带回去煎服。但其实可以把一些普适性高的方子制成中成药,这样省了抓药煎药,患者也方便些。”
辛子期张嘴看着她,一时竟找不到言语。
谁不知病症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用同一张方子。
但制成药丸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一来,千病千变,中成药无法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剂量,就怕治不好病反成催命符。
二来,能制成药丸的方子须得是经过千锤百炼,用量与药性上半丝疏忽不得,又哪里是根基浅薄的医家能做到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凡学医之人,有谁不知人参的功用?但只有京城宁家几年前推出的人参养荣丸被广为认可。
后面不是没有人想去效仿,然而……
季妧清楚他顾虑所在。药,尤其是内服之药,确实不能有丝毫马虎。
“你仔细看看,这几类药全是以补养类为主,虽然补养也有区分,但跟其他病症比,容差率又要大一些。”
更何况,这几张都是经过几百年历史检验,流传后世的名方,只要医者断诊时不出错,药必然也不会出错。
辛子期听她所言,又把那四张方子捧起仔细看了看。
第一张上写着“八珍丸”。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