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贞庆抢过话头说:“是我强拉袁兄去的,我是为了能与袁兄时常谈论诗词,请两位见谅...走吧袁兄,再晚来不及了。”他一再催促方中愈只好跟两位义兄告别,上马跟了他走。
估衣街在二仙桥西侧,王家却在二仙桥东侧。在皇城以西有一座建造皇宫时挖出的大土堆,年深日久长了许多草木便成了一座土山。
王贞庆的父亲王宁受封永春侯,侯府便在这土山之侧,王宁年轻时也是文生公子喜欢舞文弄墨;兴趣所至便在这土山上修了一座草堂,起名春归堂。
他时常请些文人雅士回来写诗填词,有一天文殊阁大学士解晋到此,当时是秋季、听风吹树林竟然发出波涛之声他便起名听涛阁。
很快两个人便来到土山下,顺着石径一直骑马上去,见半山上有处平地、建了一座大屋。
说是草堂其实是正经的瓦房,只是为了附风雅在檐边铺了层草。正面是三间门面,左侧还有两间耳房,青砖墙、白土勾缝、四角翘檐、脊上排着各种小石兽;红门、白窗、青石台阶,里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方中愈疑惑道:“王兄,你不是说这里没有人住吗?”
“是没人住啊!但是也得打扫呀...!”王贞庆话未说完从耳房出来了个六旬老头向他施礼。
“呶、这是老王,以后就让他照顾你...”王贞庆说道:“老王,这是我朋友袁公子,以后住在这里,饮食你回府帮他取。”
“是,二公子。”王老汉施礼,“小人见过袁公子。”
方中愈连忙下马还礼,“老伯不必客气。”
王贞庆便让老王弄些茶水来,他则请方中愈入内。厅堂很是宽敞,东侧有一个不大的卧房,有床有柜住人很是方便。
既然来了方中愈也便不客气,归置好包裹、换了身便装,出来洗了脸面和王贞庆到堂前树下饮茶。
此处虽然不是很高,却也是居高临下、能看到小半个南京城。远眺繁华街市、近看草绿花红,还真是有些情致。
看看红日西落、余晖洒满京师,二人动身赶往秦淮河。
这一路上碰到许多人都往一个方向去,方中愈笑道:“看来这还是一场盛会喽!”
“你以为呢!一年一度百花会连续举办三年了,一年比一年热闹,去晚了都没座...对了,你都在集训营里。”王贞庆说道:“不怕,我早在望江楼订了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