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有什么问题么?”宋琥一脸迷糊地问道。
“这,”宋瑄看着来来往往的宦官、侍卫和各个品级的官员,对他说道:“你不要管为什么了,不行就是不行!快把衣服脱下来。”
“大哥,我身上又没带替换的衣服,把这衣服脱了就只剩下中衣了。”宋琥道。
“咱们换衣服!正好你在西北也正当着指挥使不必担心逾越。咱们兄弟虽然身量有些差别,但朝服都很宽大也不显眼。”宋瑄说道。
“可,大哥,就在这里换衣服?”宋琥道。
宋瑄敲了一下他的脑袋,说道:“当然不在这里!”然后拉着他来到入宫的官员存放马车、马匹的地方,躲在两辆马车中间换了衣服。
允熥见到宋琥时并不知道他入宫还有这么一个小插曲。他在宋琥行礼完毕后为了让尚惜多看宋琥两眼,就和他说起了西北的情况。不过说着说着,他就忘了自己的初衷,认真说起秦藩的事情来。
“陛下,现在西北的哈密一共有汉人百姓两万余人,蒙古人六万余人,藏人、西番人一万余人;还有秦王三卫三万多人,算上家人十多万人。总人口二十一万余人。”
“殿下将三卫的一部分士兵出卫为民,又设立伊吾卫,招募当地的蒙古人为兵为将。那些蒙古人十分服从成吉思汗后裔所谓黄金家族的话,所以有亦里巴力汗王的帮助,蒙古人比较顺从。”宋琥道。
“这黄金家族的影响太大了,尚炳没有想什么办法来阻止这件事么?”允熥问。
“启禀陛下,秦王殿下在当地让三卫中的军医开设医馆为当地的蒙古人看病,引得蒙古人对中医十分感兴趣。殿下趁机开设学馆愿意教授蒙古人医学,但只要七岁一下的小孩儿,并且教授汉话和汉人的习俗。”
“并且殿下以更好沟通为由,下令所有的蒙古人将领都要学会汉话,若是一年内学不会汉话就不能担任将领。”宋琥道。
“尚炳的这些措施当然是对的,但效果太慢,还要再快一些才好。让尚炳设立学校,招收汉人、蒙古人、西番人的小孩入学。不,他们一定不愿意上学,这也不能强迫。现在不是有许多高僧去了伊吾?告诉尚炳,一定要马上在哈密建起佛寺来。”允熥又道。
“陛下,可是现在哈密有藏人的喇嘛教,秦王殿下担心贸然建立佛寺会引起他们的不满,引发动荡。”宋琥道。
“是将来长久的动荡危害大,还是一时的动荡危害大?他难道算不清这笔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