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可不行!”罗贯中说道:“这个话本是臣写的,让别人校改不妥。臣有些情节虽然乍看之下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别扭,但要是读进去了就完全不同了。可校改之人匆匆修改一遍未必会细读,略过了臣的想法将这一段情节删减,那臣的心思可就都白费了。”
“而且新进的那些人年轻气盛,都想着写出一个十分好的话本让陛下看中,未必愿意给别人校稿,就算勉强校稿,也未必会用心。”
“所以臣想自己校稿,不需他人之手。”罗贯中已经这个岁数了,说话比较直白。
“可罗老先生的身体?”允熥还是有些担心。
“陛下,臣若是停下写《英烈传》,身体才会不好。”罗贯中笑道:“臣既然决心为陛下写出一部高妙的《英烈传》,就绝不会在写完之前死的,必须把这个话本写完臣才会安心过世。”
这话说的十分不吉利,允熥忙止住他道:“不许这样说话!”可他心里却已经接受了罗贯中的说法。他确实听说过有些人就因为心愿未了能多活很长时间,等心愿达成马上就死了的先例。
允熥因此默许他继续给自己校稿,将草稿放回到桌子上,四下看了看,又对罗贯中说道:“朕派一个人来专门服侍你。你这屋没有地龙吧,过几日朕派工匠在这屋地下修建地龙,省的老先生冬天太冷。须知武都可。”等他们出了罗家,陈性善忍不住问道。任谁都可以看出,罗贯中现在最在乎的当然是自己的小儿子,给罗绒加封世袭的前程他最高兴。
“朕刚刚让罗绒去经厂当差,就又改主意加封他世袭的前程,朝令夕改,不妥。而且,按照现下的规矩,无论是加封文官的世袭还是武将的世袭都不太妥当。”
“所以朕回宫后马上吩咐修改《大明会典》,让罗老先生凭借自己的功劳和官位能为罗绒争来世袭的前程。可在这之前就加封不太妥当。”
“爱卿放心,只要诚心为朕办差,朕绝不会亏待任何一人。”允熥最后对陈性善说道。
陈性善弯腰行了一礼,抬头看了看天,对允熥说道:“陛下,臣之后要去吴玉朝家中探望,现下天色已经不早,且吴玉朝等人无论官位亦或是功劳都及不上罗老先生。臣请陛下回宫。”
“朕确实该回去了。”允熥说道。虽然离天黑还有段时候,可他还有一件已经答应的事情没做呢,把那件事做了也差不多就要天黑了。
允熥又与陈性善说了几句话,带着自己的侍卫掉头返回。不一会儿,他来到一条街上,四处张望起来。
张望几眼没见到应当在这里的人,允熥正想着‘莫非是还没前来’,就听身前传来脚步声,他抬头一看,就见到一个身量不高、看起来还是个小姑娘的女子向他走来,走到他面前后微微屈身说道:“思齐见过舅舅。”
“思齐到此处多久了?”允熥将她扶起来,笑着问道。
“舅舅,思齐到此处也没多久,只有一小会儿。”蓝思齐也笑着回应。
她见允熥不信,忙又道:“思齐确实没到此处多久。侍卫们都可作证。”她转过头一指身后跟着的侍卫。
“他们当然会顺着你的话说,能证明什么?”允熥笑道:“不过舅舅就当你才来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