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锋笑道:“杜老大,我只是普通人,绝不是什么‘鬼王’。”
杜老大更加恭敬,道:“上校尽管写,以安表弟家人之心。”
岳锋暗忖:不要说现在的人,就算八十年之后,迷信的人仍然十分之多。年代的局限,没办法的事,死者已逝,就让生者安心吧。
他取过纸笔,想了想,用草书体写下“生为人杰,死为鬼雄!速速投胎,来世享福,再报国恩!”
写好,他递给杜老大。
杜老大接过一看,有些字不懂,不由又惊又喜,暗忖:这些不懂的字,一定是地府通行文字,说明在地府有效。
他如获至宝,连声道谢。
其实,岳锋写的是简化字,倒让杜老大误会为“地府字”。
杜老大心满意足,问:“上校叫我来,所为何事?”
岳锋问:“招揽人才之事,办得如何?”
杜老大道:“正在进行之中,已经招收到八十二人,有教授、专家,以及能人异士,其中留学归来的国人占到五十人。可惜,没有科学家接受招聘。”
他取出名单,交给岳锋。
岳锋接过,细细看了起来,此事关系到大后方建设,成功之后,推广到全世界,成为全球工厂,万万马虎不得。
名单写得十分详细,姓名地址、学历、特长、工作经历、取得成绩,有无犯罪记录,对中日战争看法等等。
岳锋仔细寻找,想找到某些“大牛”,可惜,一个都没有。
想想也是,“大牛”岂是那么容易招聘的,何况是战火连天的华夏?就算薪水高也没用,毕竟战争是要命的。
岳锋思忖一下,暗想:没有“大牛”,就自己培养。只要有好的制度,好的环境,不愁“大牛”培养不出来,更何况,他是来自八十年后的“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