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奋斗在晚明> 第三百二十八章 检举 第二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八章 检举 第二更(2 / 4)

怪不得黄似道隐隐的向自己表达看法,不应去管走私海贸。原来他就是海贸走私最大受益者之一。

宁修熟悉明史,他知道在隆庆开海之前,大明官方是禁止民间出海贸易的。

但民间的海贸活动却并没有因为这项禁令而受到太大影响。沿海的豪商望族大多自己出资养了一支船队,又买通官府官商勾结,扫清障碍。

一趟走私十几万两,乃至几十万两的利润绝对是财富积累最快捷的方式。难怪朝廷一度想要开海,会遭到那么多的阻力。

一旦朝廷开海,允许民间进行海贸,势必会收取关税。

而按照惯例,除了官方定下的关税外,各种常例抽耗孝敬也不会少。

这样商人们出一趟海赚的钱恐怕一多半都要拿出来送给别人。

而如果是走私,他们最多只需要打点当地官员,而不必出朝廷定下的关税。

两权相害取其轻,这些豪商巨贾当然会反对朝廷开海了。

那些官员拿人钱财自然替人说话,反应在朝中便是满朝公卿众口一词的反对开海禁。而他们的理由更是冠冕堂皇--祖制。

大明的皇帝大多十分听话孝顺,一听说这是太祖皇帝定下的制度也就不吭声了。

朱元璋要是知道自己被拿来当做挡箭牌,说不准得气的从坟墓里跳出来。

大明幅员辽阔,海岸线更是漫长。

如果要进行划分的话可以山东为界。山东及山东以北的沿海,大部分海贸是与日本。而浙江、福建、广东等布政司,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基本上往南洋去的多。

尤其是福建、广东,基本上走海都是往南洋去。

从韩琦的账簿上也能看出来,刘家船队全部走的是南洋。他们将大明的丝绸、瓷器、漆器装船运到南洋,卖掉之后再把当地的香料、珍珠、珊瑚运回大明。这一来一回赚的银钱可令人咋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