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同时以这个原因,免去两位内阁辅臣的大学士职务,那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但是如果提出免去孙承宗兵部尚书的职务,那却是很有可能的。
这几个人的奏疏一上,崇祯皇帝很快就明白了他们的意思。
对他来说,这是一个无可无不可的事情。
孙承宗挂着兵部尚书的名头,但在京师主持兵部工作的时候却也不多,一直都崇祯皇帝直接向兵部几个当值的侍郎交办任务,也并没有耽误什么事情,相反效率还更高。
同时也是出于将孙承宗这个曾经东林党的同路人,从东林党的那一边拽出来,进一步将文官集团的那池子水搅和得更浑一点,崇祯皇帝就很快同意了这几个人的奏请。
而接替孙承宗担任兵部尚书的人选,崇祯皇帝也没有征求任何人的意见。
在同意免去孙承宗兵部尚书职务的同时,直接就定了直隶总督南居易来接任这一职务。
因此,这次建极殿朔日朝会上宣布的第三件事请,就是对直隶总督南居益的任命。
南居益在任福建巡抚的时候,曾经督率水师船队,在澎湖一带大战荷兰人的舰队,并且取得了胜利,使得荷兰人不仅不敢再骚扰福建沿海,而且狼狈撤离了澎湖列岛,最后逃往大员而去。
可以说,南居益算得上此时整个大明朝上下的督抚大臣之中,对于海外形势,特别是对于海军的重要性,比较有认识的一个人了。
这也是崇祯皇帝自从让南居益起复之后,一再提拔重用他的根本原因。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下令撤销了天津巡抚这个职务设置,以前兵部左侍郎、现任天津巡抚梁廷栋,接任南居益的直隶总督职务,并且下旨将直隶总督驻地由通州迁往天津城。
天津三卫在卫所改制之后,全部改为了州县,而一个天津巡抚,实际上也就管理着几个县以及沿海的防务,实在是有点不伦不类。
崇祯皇帝也借着这一次的机会,将梁廷栋升为了直隶总督,然后撤销了天津巡抚之设,将天津降格为府,由原来担任天津兵备道的沈廷扬兼任天津知府。
沈廷扬奉命出任天津兵备道并专职督办大沽口造船厂事务之后,就开始在天津沿海大沽口辟地设厂,招募船工民壮,倾力修造船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