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答复到底是什么样,对于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来说,都是相当的重要。
若是居庸关方向的明朝大臣或者镇守大将屈服了,甚至距离居庸关并不遥远的明朝京师的君臣屈服了,那可就太好了。
因为对任何一位真正有头脑的首领来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佳的选择。
但若是明朝一边没有屈服,那么又该如何呢?
天气越来越冷了,桑干河上都结了冰,人马已经可以踏冰而过。
这对以骑兵为主力的建虏和蒙古军队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
可是这么多建虏和蒙古军队进入明朝腹地,又有大同、宣府这样的坚城未下,屹立在他们的身后,若是屯兵敌境,久而无功,他们也是没有办法一直等待下去的。
不管接下来到底是进攻,还是撤退,都必须要尽快做出决定了。
这也是这两天来,岳托、达尔汉、范文程等人一再向黄台吉进谏的内容。
当然,这也是黄台吉如今的想法。
毕竟,在明朝境内驻留的时间越久,他心中对于辽东后路的不安之感,就越是鲜明。
桑干河都结冰了,鸭绿江只会冻得比桑干河更加彻底!
那么已经休养生息了一年的辽东镇、东江镇明军,听闻我大金国八旗主力破边而入明朝腹地,还会继续老实下去吗?
他们要是一直这么老实下去还好说,可若是不老实,大金国的后路岂不危险?
若是自己能够快打斩乱麻进抵明国京师城下,那么一切都还好说,届时辽东明军铁骑必将回师救援北京,如此的话,单单一个东江镇,他黄台吉还没有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