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层的壁画是连环画,内容是鲛人族由盛转衰再到死亡的过程, 色彩依旧鲜艳, 画风明艳且人物栩栩如生。
地球进入恐龙纪元, 它们在陆地、海洋和天空奔跑、捕猎, 耗费1亿6千年仍旧没有标志性的进化。
深海两万米以下,鲛人族拥有了较为完善的文字和语言系统,他们交流、交-合、捕猎以及用珊瑚和鲸骨盖巢穴,他们初步步入文明。
此时, 圆台中心孔洞里的金色变成黑色,代表地底的‘神明’在沉睡。
不起眼的、处于低级且弱小的昆虫在容易被忽视的角落里起源、繁衍和死亡, 一个轮换的周期甚至不到一年, 它们渺小至极。
宋卿见状, 若有所思,脸颊搁在徐琮璋的肩膀下意识摩挲了会儿,然后说:“看完了。”
徐琮璋便抱着他往第二幅壁画走去,停下,等他看完。
第二幅壁画,日升月落, 纪元更替。
地球迎来第五次生物大灭绝, 恐龙纪元结束, 80%的物种灭绝, 深海鲛人同样遭到濒临覆灭的打击。
前四次,尤其是大冰川时期,深海温度骤降, 鲛人靠着强悍的生命力和生物本能勉强活了下来,没有灭绝。
而第五次生物大灭绝,海水温度剧烈升高,地壳分裂、震动,导致深海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它们一次次破坏鲛人的家,杀死年幼的鲛人。
曾有一度,鲛人出现断层,没有幼崽。
但是他们依旧没有灭族,平安度过第五次生物大灭绝,由此迎来鲛人族最辉煌的时代。
他们开始建立城市,学会冶炼、灌溉、蓄养食物,利用贝壳、大型鱼类骨头甚至是恐龙骨建造出只有在人类文明发展到中古时期才能创造出来的城市以及人口规模。
此时,地球进入哺乳动物发展的兴盛时期,人类开始直立行走。
朝生暮死的昆虫经历无数次的轮转,同时迎来爆发期,物种数量增加,最弱小的反而成为几次生物大灭绝里存活下来的生物。
宋卿看向圆台中心的洞口,黑色,沉睡。
‘神明’允许鲛人族在他的领域里生存和繁衍,但五次生物大灭绝时没有出手相助,直到鲛人族顺利活过第五次的生物大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