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系统出了力, 还是周围没有小人作妖,王青青这个孩子生得倒还算顺畅, 从肚子开始隐隐作痛到孩子呱呱坠地,前前后后也就一天半的功夫。
只是在这一天半的时间里,王青青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什么叫“痛不欲生”,什么叫“死去活来”。
这传说中的十二级痛真不是盖的, 前期她还能趁着两次阵痛的间隙散散步, 缓解一下紧张情绪, 少少吃点补充体力的食物, 随着时间推移,阵痛的间隔越来越短,当然也就越来越痛了,痛到极致时王青青忍不住把脑袋往床头的栏杆上哐哐直撞, 简直恨不得自己昏死过去算了。
只是如此剧烈的疼痛下, 想昏死过去都是奢望,剧烈的疼痛导致她神志清醒地熬过了这一天半的时间, 等到孩子从身体里猛地滑出来的那一刻, 她脑海里更加坚定了一个念头:万年单身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消耗掉半条命后, 孩子终于降生了,平安把身上还沾着血的小婴儿拿布巾包裹了送到王青青面前,她强撑着疼痛又疲累的身体把孩子检查了一遍。
这时代的人没什么科学观念,神鬼之说大行其道, 若是那胎里就带了残缺的孩子, 生下来就会被指是前世里做了恶, 今生受罚才会肢体不全,这样的孩子不能见容于世人,多半都只有被溺死一途。
这时代又没有彩超B超,隔着肚皮谁又能知道肚子里的孩子是个什么样儿,整个孕期王青青都在担心这个问题,直到现在看这孩子四肢健全一样儿不缺她才算松了口气。
孩子不只生出来就算完事儿,还得养,好在这侯府内院是王青青的一言堂,里里外外被她给 掌控得铁桶一样滴水不漏,孩子从出生到百天无惊无险,连个喷嚏都没有打过。
孩子过了百天,王青青按规矩给孩子起名儿,杨逊的儿子们都是按右耳的地名来起的名字,她稍微想了想也没多费神,直接就圈了“鄑”字。
有王青青的认真看顾,杨鄑一天天长大,身体很是康健,孩子省心,她就有了大把精力鼓捣挣钱的事儿,她把从侯府挪用的钱物好好倒腾了一番后,开了一家布庄和一家粮店。
衣和食在任何年代都是百姓们居家过日子的头等大事,人们可以不读书不享受,却没人能不吃不穿,做这种生活必需品的生意,真是想亏都难,况且对经历过白月光世界的王青青来说,开布庄那就是开挂。
在白月光的世界里,王青青对织布机的演变过程是进行过深入研究的,哪怕受限于科技水平,她造不出蒸汽机带动的织布机纺纱机来,可想要改进当下织布机的构造,对她来说还是没什么难度的。
这时代的棉布纺织技术极不成熟,出身微寒的太|祖远见卓识,为节省民力他强制推广大面积种植棉花,且订下了棉布可抵赋税的政策,可就算如此,棉纺技术还是刚刚开始萌芽,生产力极其低下不不说,织出来的成品也很是磕碜。
总宽一尺二的窄小布匹粗糙不匀,长短宽窄还不一,一个手脚麻利的妇人,从早到晚不停歇,可织四丈左右,均算下来一天才将将能织一平米多一点点的布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