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夫人毕竟怀着孩子,三老爷也不会对她太过冷落,只是言语上难免少了些温度。‘安’这个字,其实是三老爷送给三夫人的,希望她就此罢手,不要再挑起事端,家和才能万事兴。
三夫人开始意识到,自己越是计较,就越是会把自己的夫君推给连氏,便听了金嬷嬷的话,未再兴风作浪。她母凭子贵,慢慢的又挽回了三老爷对她的宠爱。
然而好景不长,连氏怀孕了。
三夫人压根儿就不能接受这个孩子,她独占欲本就强,好容易才挽回了丈夫的心,岂肯让连氏再诞下子女分走自己儿子的独宠?
所以她又开始故技重施,借口罚跪连氏。这一跪,直接跪流产了。
这下子,连老夫人都惊动了。斥责三夫人狭隘嫉妒,心狠手辣,罚了她去跪祠堂,并抄佛经一千遍。三夫人哪里肯受这样的委屈?派身边的丫鬟回娘家告状,说三老爷宠妾灭妻,非要萧家给她个说法,送走连氏才可罢休。
当时老太爷还在世,身为国丈,朝中哪个不给他三分面子?余家养出个如斯狠毒的女儿,还好意思上门讨要说法,他岂会客气?当场将余家二老指责了一通,并说出要让儿子休妻的话,余家二老再不敢有所要求,只请求将自己的女儿从祠堂里放出来。
老太爷也是个倔脾气,说一不二,自然不会应。余家二老惧于萧家权势,担心再闹下去女儿真的被休回娘家,只好悻悻离去。
三夫人受了罚,哭叫无用,这才意识到自己真的闯祸了。
从此后,她就收敛了脾气,一心一意的抚育自己的儿子。连氏几乎和她同时怀孕,她心中有气,却也没敢再闹。而是和二夫人搞好关系,帮着管家。
连氏生下萧良那一年,二夫人魏氏去世,老夫人将中馈之权放给了她。她独掌大权,也就不再将连氏当回事了。但心里总有疙瘩,所以就给三老爷纳了两个妾。看似大度,实则是分连氏的宠。
如果不是周氏的出现,让她大权旁落,又将她贪墨中馈的事儿给揭发出来,她大底还能安守本分。
如今,『性』子越发乖张暴戾了。
三老爷又哪里会喜欢?
三夫人是从来都自我感觉良好,在娘家的时候父母兄长都宠着她,从来都没对她说过一句重话。可嫁来萧府,不仅要把丈夫分给别人,还有受公婆不公平的对待。萧家欺负她娘家势微,羞辱她父母,害得她无可依靠,『逼』于无奈,只能委曲求全。做到这地步,她已是委屈至极,凭什么还要被夺权,被一个寡『妇』踩在头上作威作福?
现在三老爷更是为了个下贱的庶子斥责她,还要将这个庶子交给钟氏那个贱婢抚养,凭什么?
明明是三老爷偏心,她何错之有?为什么要改?
金嬷嬷看她神情,就知道她没听进去自己的话,又叹一声。换了种方式,“四少爷还小,老爷正是欢喜的时候,时常都会过来。只要您尽心尽力抚育四少爷,还怕留不住老爷的心?”
这话三夫人倒是听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