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的休整时间, 在魏时这儿显得很是漫长, 毕竟他实在不喜欢应付不怎么熟悉的人, 而到府上来的人又是一波接着一波, 源源不断。
说来说去不过是那些车轱辘的话,外族人的事情不能提,朝廷打算要新成立的航海司, 他对此也不怎么知情。
甚至就连自己的新职位, 都是在半个月的休整期过后,才领了旨。
果然是航海司,他并不是主管这一部门的,顶头上司是太子,不过他倒是跟着升了一级, 由正五品郎中变成了从四品航海司参议。
航海伯在航海司里做参议, 这本身听起来就是一件极有意思的事情。
在大清朝,只有正四品级以上的官员, 才有资格上朝听政, 魏时作为从四品的参议, 是没资格上大朝会的,但是他又是正一品的一等伯,而且还是因功绩被封的一等伯, 大朝会上也破例有他的一个位置。
这也就意味着, 在每三日一次的大朝会上, 魏时是必须要出现的, 当天基本上半夜里就得起, 骑马或者是坐车到宫里头等着。
怪不得当官的人都老的快,就这么个熬法,实在是对身体不好。
早早的就已经开始注重养生的魏时,不可能去挑战千百年来的制度,只能是调整自个儿的作息,尽可能的早睡,早起的时候才不那么难受。
这下他跟夫人的作息是真合不到一块儿去了,夫人至今都保持着看话本子的习惯,市面上的话本子也是层出不穷,新套路不多基本上,都是旧瓶装新酒,可夫人照样看得兴致勃勃,不说为此熬夜,反正晚上之后是有打发时间的东西,没那么着急睡觉。
不急着睡觉的人,府里头又没什么事儿,日日睡到自然醒,可以说是让人羡慕的不得了。
整个航海伯府,也就只有夫人和姨娘能享受这样的生活了,魏时父子俩是不成的,大的忙,小的也不清闲。
神童从来都不是那么好当的。
航海司的参议也没那么好的,虽说这个部门不是他主管的,正儿八经被安排负责这一块的是太子,可太子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东宫是一块,工部又是一块,皇上去年还安排了太子去礼部那边。
想锻炼储君的心,那是明明白白的在台面上放着。
太子是真挺忙的,刚刚去南边巡查了新稻种的种植情况,回来连歇几口气的时间都没有,根本就不像魏时,还能有半个月的休整时间。
太子都已经忙到这份上了,航海司千头万绪这么多事情,就不可能指望太子亲自来办了,基本上有大事儿就跟魏时商量商量,然后由魏时去办,小事儿商量都不用商量,魏时就能够全权决定了。
这权放的是够足的,魏时面对这么大一摊子事儿,也是够头疼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