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样,周老婆子能接受玲珊就好。
周媛耸耸肩,带着玲珊出门认识其他人。
她先去了纪家,纪婶和几个孩子都十分欢迎,倒是林清霏得知玲珊是薛家出来的,不肯见面,只隔着门说了几句话。
周媛知道林清霏的避讳,并没有跟玲珊解释什么。玲珊也只以为周媛的先生性情有些孤僻。
安顿好玲珊之后,周媛就让她跟着刘氏去看铺子。反正家里的活有赵大婶帮忙,周老婆子顾得过来。
因为周远礼没能进私塾,刘氏最近情绪十分低落。
周媛琢磨着,是时候和村长提办村学的事了。
村学,是攸关一个村子未来的一件重要举措。兰溪村几任村长都想过办村学,但奈何条件有限,事情几次都被搁置了下来。
周媛已经打听过,村头的那片空地,原本是想盖了房子作为学舍用,可不知何故没能盖起来,地空在那里,后来变成了大家公用的晒谷场。
办村学需要的人力物力,不是一家能承担的起的。周媛仔细考虑过后,决定先去村长家商量。
村长得知周媛打算出钱办村学时,大吃一惊,问她原因。周媛只说是周远礼被私塾的老先生拒绝,所以才会有此念头。
至于钱财方面,周媛让村长放心,上次从杭州府回来时,薛家送了不少笔墨纸砚之类的东西。而薛夫人之前给的金瓜子,周媛还剩下些,想来应该够用。
村长激动地难以言喻,急忙从屋里拿出一本厚厚的册子。
这册子,是当年他有意办村学时,和村里的几位德高望重之人一块儿研商出来的,上面罗列了办村学所需的东西。还有一页十分重要,是附近的一些有学之士的名单。
村长当初就是因为没能请动这上面的人,所以村学才没能办成。
周媛的计划中,村学要分成男女两处学舍,先生的人选她也有了。女学,林清霏就行;男学的话,因为一开始是启蒙,所需的学识不需要太多,因此周媛打算请一位秀才。
她听周远文提过,他有认识一位临县的秀才,学识还不错,但因家中条件之故,屡次未能中举,过得十分潦倒。
这件事,周媛上次就跟周远文提过,他也答应帮忙游说。
人选解决了,当务之急,就是先将学舍盖起来。
村长立刻四处东奔西走,召集村里的所有人,宣布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