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是纪叔帮忙,在靠近杭州府的几个村子里找到了种花生的农户。
那户人家种的也不多,花生基本都是卖给县、府里的酒楼,自己留种了一部分,剩下的都卖给了周媛。
这一来一去,周媛就花了七八两银子。
饶是她也不禁有些肉疼。
幸好,不管是玉茭、花生还是大豆,播种的时间都差不多,都是在三月下旬左右,这样省下了周媛不少时间。
之后的说服工作,倒是比周媛预料的轻松。
周显瑞经过再三思量,决定多种大豆。
毕竟,大豆的加工产品多,豆子卖不完,可以做豆腐、发豆芽,还可以做酱。玉茭的话,除了吃和磨成面,也没其他用处。
在周媛的悄然影响下,周显瑞的想法也有了改变。
之后的事,周媛和她爹说定后就不再多管,种地还是交给她爹这个专业人士就好。她只要负责时不时去帮忙除虫、浇水、除草就行。
待周媛空闲下来,已经是大年三十了。
扫除、祭祖、贴春联,这些事什么时候过去的她都不记得。
这日晚上,祖孙三代坐在堂屋里,桌上摆着周媛特意做的肉汤、杂粮饼和红薯包,还有周老婆子做的几个素菜,对于他们一家来说,是极其丰盛的菜肴。
吃完饭守岁,周老婆子从怀里摸出一个红纸包递给周媛。
“元元,过了年你就长了一岁,不可以再淘气了,要乖乖听话。”
“谢谢阿嬷。”
周媛嘻嘻地鞠了个躬,把红纸包揣进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