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而,张县令的一番话,总算让他打定了主意。
周媛见气氛有些紧张,眼珠一转,倏地说道:“县令老爷,衙门里的人今天都不在吗?我怎么一路上都没看到人呀?”
“哦,他们都出门办事了。小姑娘,衙门的人可都是很忙的。”张县令很喜欢周媛这么可爱的孩子,笑着解释。
“我知道了,因为田里的稻子收了,衙门里的大人都去村里收税去了。”周媛拍着手说道,“我见过那些人呢!每次都是趾高气扬的,在村长家里吃吃喝喝好几天才走。”
“元元!”
周远文喝道,颇为尴尬,妹妹不懂事,这些话怎能在县令大人面前说?
周媛眨着无辜的眼睛,一脸不解:“怎么了嘛?我又没说谎。”
周远文对着她的眼神,无奈地摇了摇头,起身朝张县令一礼:“大人,小妹年幼,您不要怪罪。”
“稚子之言,才最真实啊!”
张县令却是叹了口气。底下人的一些行为他也清楚,但这种事却无法取缔。毕竟,衙门发的饷米就那么点儿,对于那些小吏来说,很难养活一大家人。就连张县令自己,若不是家有田产,单靠俸禄,怕也会过得十分清贫。
不过,县衙确实要整顿整顿了,此类风气不可涨。张县令沉思道。
周媛瞟了一眼周远文,又瞧了一眼张县令,突然嘻嘻笑道:“大人,既然您这县衙人手这么忙,为何不多招个人呢?您看,我年轻有能力,学识也不差,在您身边帮着抄抄公文什么的,也能减轻大人您的负担不是?”
周媛突如其来的话语,让周远文面上一红。
“元元你胡说什么!县衙的官吏,哪是随随便便能当的?”
周远文面皮薄,周媛却不。仗着自己年幼,为周家弄点好处并不为过。
要知道,再小的官吏,在平民百姓眼中都是官。若是周远文进了县衙,凭着这一层关系,她再摆摊开铺子,都要容易得多。
看这张县令很欣赏周远文的样子,应该有门!
周媛笑眯眯地拉着周远文的袖子低声道:“你别谦虚嘛!谦虚是好,但有时候也要毛遂自荐一下啊!不然机会就白白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