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书吏醉醺醺的道:“徐老哥,衙门是啥地方难道你儿子没跟你说过?
这些老百姓只要不是啥大冤屈为啥不敢进衙门?
您都是当村长的大人物了,难道还不清楚这里头的道道?
咱们县令大人也是要政绩的,若是能抓两个山匪,那就是政绩!
这里头的好处……
徐老哥,你放心,你要是跟咱们兄弟上大人面前去说,等奖励下来,兄弟几个不会少了您的好处!”
徐福的脑子转了几圈儿:“都是乡里乡亲的,我可不能做那不仁义的事儿,这事儿没有踏实的证据我是不会上县衙的。”
“老哥,你真是厚道!”
“就是,叔为人是这个!”一名衙役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徐福呵呵笑着,说了些场面话。
饭吃好了,三人也就提出告辞,坐着马车回了县城。
他们只管撩火,就等着徐福犯蠢呢。
若江鸿远真的勾结山贼,徐福是个告密的,山贼自然不会放过他们一家。
如果江鸿远是愿冤枉的,他们家县令大人并不是昏官,必定会判徐福诬告,搞不好就会牵累徐德胜。
若是随便拿两个人屈打成招就能当成山贼上去领功,他们这帮人早就干了,要知道,这县城里的乞丐可是不少,抓几个套个罪名还不容易?
他们家县令也贪功爱财,但是朝廷对杀良冒功这件事管得特别严,一旦查出,就是掉脑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