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风景独绝, 最好的酒楼也是最好的观景之处, 今日李澈是赴宴。
自古政商不分家, 商人想安安稳稳做生意, 打点关节是少不了的, 李澈对生意并不上心,除了短销盐,此外便是一些珠宝丝绸之类的杂货。
卖盐和其他生意不同, 要经过官府认证,官府每年给各地州府分发盐引,分为长引和短引, 盐商花钱从官府手里买盐引, 就可以售盐, 手里有多少盐引就能做多大生意,长引可以远销其他州府, 短引只能在本地出售,李澈做的就是短销生意。
但不管长销短销, 和官府打好关系是基础。
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杭州知府许文聘新官上任一年不到,身家却早过了这个范畴, 自他来到杭州之后,就把手伸向了盐课, 盐商无论大小, 都要从他手里花十倍价钱买盐引。
两月之前, 有个盐商转托人把家中女儿瞒成贱籍赠给许文聘做了妾室,不久就摇身一变成为了杭州盐会的会长,如今州府里六成的盐引都在他手里。
李澈倒不在意这个,他也不是只做盐业,何况不管别人手里有没有盐引,总不会短了他的。
今日便正是许文聘请的客。
李澈和许文聘相识不到一年,这人自称学过一点相面之术,认为李澈不是久居人下之人,不惜折节同他下交,旁人若得知府青眼,早就千恩万谢,李澈对许文聘的态度倒是很淡,除了正常的交易往来,几乎不搭理他。
盐引一季一换,如今正是到了换盐引的时候,两日前李澈派人去官府交易盐引时被告知本季度的盐引已经发完,隔日许文聘便下了请帖,邀李澈今日来圆月楼赴宴。
李澈不明就里,却知道绝无好事,他有些厌烦,但还是接了请帖。
说是赴宴,实则也不是大宴,许文聘只请了李澈一个,虽包下了整座圆月楼,却只在三楼雅间设宴,李澈慢悠悠下轿时,许文聘已经等候多时。
谁也不是为了口吃食来的,稍作客套之后,李澈便直截了当道:“许大人知道,我并不缺钱。”
许文聘有些无奈,但还是笑道:“李兄还是这样的脾气,我本也没想着能拿盐引威胁李兄,这是给李兄留的份额。”
他从怀里取出一叠盐引,放在桌上。
李澈看也不看,只道:“许大人有什么事,可以说了。”
许文聘并不在意李澈的态度,他笑了笑,说道:“乃是一件大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