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外的生活比阿飞想象得惬意。
一是住在幼年生活过的地方, 很容易让人想起家的感觉, 阿飞自觉是个普通人, 喜欢普通人的日子, 这种感觉让他眷恋。二是远离了中原,李澈的情报站最近也要两天才能到达, 就像是脱离了什么枷锁,令人放松。
阿飞喜欢李凝, 不止是喜欢她的容貌,更是喜欢她的脾气, 她的温柔, 她看他时那种安静的眼神。
李姑娘是个很容易让人想和她共度一生的人, 哪怕她没有那样一张容颜,只要相处久了, 这种感觉依旧会有。
阿飞有时甚至在想,假如她能普通一些就好了, 可每每这么想的时候,他又忍不住唾弃自己,毕竟只有无能的男人才会想要遮掩心仪女子的光彩。
李凝住在新奇的小木屋里,待了两个月,直到天气转凉才折返关内。
阿飞也不知是失望还是别的什么, 只是没有说出来。
保定的气候不见得比关外好多少,但有最舒适的李宅, 年前李宅里就铺上了烟道地暖, 每日耗薪无数, 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只要待在铺了青砖的室内,几乎能把人熏烤出一种夏日的氛围,花园改建了一部分成暖房,冬日里还能见到新鲜蔬果,有时候运气好,还能折到一两只乱了季节的花朵。
阿飞忽然对自己想过的普通生活产生了一点质疑。
这样下去,根本不是他找到一个心仪的姑娘,和她在一起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而是一个穷苦少年拼命追逐富家小姐的话本故事了。
之所以想到话本,是因为最近李澈又开始鼓捣起话本来了。
看了许多江湖秘闻,李澈只觉得这些消息充满了人性的丑恶一面,他甚至不大愿意去管花了大力气建造的情报网,所以琢磨着琢磨着就把心思放到了话本上。
这时节的话本大多取材于江湖故事,前朝秘闻,要么就是穷酸书生意淫一下富家千金,青楼花魁,茶楼里的说书人甚至现在还在讲十几年前小李飞刀的故事,因为什么?因为没什么新鲜可看。
李澈取材于李寻欢,删删改改写出十回话本,讲了个吴状元的故事,大致是说一个姓吴的举人赴京赶考途中遇匪,巧被一个江湖人救下,当时答应了对方一件事,不想后来江湖人跟着他回家,却看上了他的未婚妻,要求吴举人让妻给他,吴举人从情理和律法两方面狠狠驳斥了江湖人,最终江湖人认清了自己的错误,和吴举人结义成兄弟,吴举人左手娇妻右手兄弟,又金榜题名,成为吴状元,走上了人生巅峰。
明眼人一看就是在影射小李探花。
然而这故事一波三折又新鲜有趣,更难得的是摒弃了大部分话本故事强行悲剧的套路,难得一桩好结局,看得懂的人图个乐,看不懂的也觉得高兴,不多时就从保定流传出去,成为茶楼酒家里说书人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