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之间同等,出使可以无功而返,然而,若是求人,输了气度,折了自己主上的名声,这比失礼失职还要更严重。
这个时代,士可杀不可辱,可以套路,但不能失去对自己主公的维护。
这是使臣最基本的风骨。别说温侯不是小诸侯,但是真的是入不得眼的小诸侯,也不可能低声下气的求吴侯。
所以王楷笑了,道:“汉室式微,天下之官员任用,皆是无赐无印,别说诸位,便是吴侯之金印,也是曹操假借天子之名出之,诸位若不认我这功曹,可认吴侯之封印?”想否认我这官,以及出使的资格,先否了吴侯的加封再说。
席上诸人皆是脸色一变,道:“放肆!吴侯与我等皆有天子手书而赐,而你徐州之官员,可无比,怎可相提并论!”
王楷失笑道:“手书可以被曹操胁迫,有书无印有何用?!诸位自己都不知天子玺早不在汉室之中了吗?!玺在何处,想必天下人都心知肚明吧?!”
席上诸人听了,脸色僵硬铁青。
玺,果然是个要害。与父仇一样,其实都是江东诸人的心头刺,不能提的,一提就疼。
牺牲了玺,换了创业的本钱,才有今天的江东,然而这押在袁术手上的玺,江东诸人,哪一个不想早点弄回来。
所以王楷一提到这个,可真的就是将了他们一军了。
行,你们瞧不上我这徐州自封的官,可你们江东还不是照样没有玺印而被封的吴侯,谁比谁高贵去呢?天下乱世,还摆那治世的一套压人,可真的压错了人了。他这不光是拆穿了他们的说辞,更是直接在江东诸人的心上都捅了一刀。
孙策微微眯了眸,坐在席上向下浮瞰,面色也说不上好或不好。
周瑜更是如此。跟只狐狸似的,笑眯眯的,仿佛聋子一般听不见底下的争执。
首席上共有三人,孙策居中,左侧是周瑜,右侧却是一少年,那少年,不过才十二三岁的年纪,极沉不住气,一听此言,脸色都青了。
孙策今年也不过满二十加冠,便已有如此城府,而他的弟弟,到底是不如他及多。
王楷出使前,吕娴曾经与他深谈过一次,说了不少江东的事,当然也就谈到了孙策的家人,其中就包括孙权。
王楷微微眯了眸,眼光放在了孙权身上,笑的很是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