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80年代来说,从那个困难年代走过来的那群演员们,是真正的演员,而不是什么明星。
他们对待工作非常认真,对待前辈很尊敬,对待晚辈很爱护,经常也提携后辈。
所以这群人的口碑特别的高。
比如说葛大爷,你就找不出几个人说他的不好的来。
《编辑部的故事》的潘老师,是甘帼亮在内地选择的演员,想来就是这样的好演员。
只是经过钟楚虹这么一提,殷俊便也想起来了,这个年代谁的日子都不好过,演员们也是差不多。
他们都是拿工资吃饭,要是出名一点的还好,能待遇好一些,至少年龄大了医药费能报销许多。
如果是不知名的演员,靠着电影厂或者电视台的,那么就要差一些了,许多年老了连病都看不起。
当然了,现在还不是那个看不起病的年代,现在的医疗还没有走向市场。
可如果没有人未雨绸缪,许多普通的演员的退休日子,是很难过的。
之前殷俊曾经在80年成立了一个“艺术发展基金”,挂靠在文化x里面,存入了600万美金的定期,一年12%的利息拿出来给需要帮助的艺术家们。
可那只是在工作上面,而不是在生活保障上面。
如今从潘老师的事情也可以看出来,对于这些老演员们的生活保障,似乎也可以去关心一下。
不为什么争名夺利,也不为出名,只是为了给这些老艺术家们一点体面。
辛苦劳累了一辈子,却最后衣食无着,实在是太过凄惨了一些。
如果殷俊成立一个“演员保障基金”,能每个月给困难的老演员们一点补助,也算是尽了一点心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