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宝莉错了,的确是错了,她错就错在在没有用正确的方法来为自己谋幸福。
李宝莉的愿望到底是什么?
总体来讲就是“老公爱我,儿子成才,生活幸福,大展宏图”,就这么一回事儿和世界上所有的普通女人都没有什么两样。
她很贪心吗?她很坏吗?
并不是,那怎么落得这个下场?
因为这人活的很笨拙,不得要领,做事全凭一腔热血不计后果,她固然有着传统女性的优点,有着“大善大爱”,但女性的缺点,她也一样不少。
李宝莉很泼辣,居家过日子吵架总要“打胜仗”,对内争强好胜到令人难以理解,也不怎么爱护丈夫。
不知为何,她一万个看不起自己的男人,可她本身也并非是什么厉害人物,并没有什么靠谱的知识技能,以至于落魄时,还要做扁担赚钱养家。
她崇拜马学武的学历和知识,却一厢情愿的认为自己比马学武“高贵”的多,马学武的一切都该为自己所用,只因为:“他当年跪下来说要一辈子对我好”,岂不知,有知识有思想的人是最难安于现状的。
马学武不可能甘心受制于李宝莉,因为他们压根就是不同阶级的人。
马学武农村出身,李宝莉城市出身,但马学武整体上一直在进步,当着主任,陪着领导,还经常看书,说实话,在“被下岗”之前,他混的还是可以的。
反观李宝莉那边,她不思进取的做着一份收入微薄的卖袜子工作,不学技能,不打扮自己。
这样的一个人,有文化的马学武看不上她也是情理之中。夫妻之间最重要的是同心同德,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道德水准相同,你是君子,他也得是君子,你是流氓,他也是流氓,那自然会意气相投,般配无比。
不般配是一切失败婚姻的起点,这对夫妻并不般配,时间一长,自然相看两厌,偏偏李宝莉还是个泼辣性格,马学武只好退让忍耐,这一忍耐,就积累了精神压力。后来他下岗,绝望自杀,李宝莉多少是有责任的,如果李宝莉是个让人惦念的温柔聪明的好女人,那马学武自杀之前多少还得思量思量吧,不至于就这么毅然决然地,痛苦地选择去死了,马学武不死,李宝莉之后也不会受那么多苦。
马学武自杀,遗书中没有一句话留给李宝莉,对此,李宝莉非常怨恨,李宝莉恨马学武脱离了自己的控制,害得自己一无所有了,她恨当年爱他的马学武真的和她恩断义绝了,但是想当初她对马学武颐指气使的时候呢?马学武恨不恨她呢?她自己恐怕很清楚,这世界上最善变的是人心,最难变的也是人心,感情已经破裂了,再怎么样也补不回来了。
为什么不能平静的接受现实承认错误呢?
就算在这一段关系中犯了错,只要吸取教训,改过自新,构建另外一段新的关系也未尝不可?何苦置气呢?
说到底,以错误的手法种下悲剧的种子,到头来收获的只能是悲剧。即使初心再怎么好,也不会有好下场,这一点适用于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