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丫低下头,紧咬着嘴唇不肯出声,刚刚的勇气在被强子抓住时已经烟消云散了。
楚辞没有不耐烦,柔着声音又问了一遍。
丑丫慢慢抬起头,没有急着回答,而是不确定地问道:“背了,就能得到白糖糕吗?”
“嗯,背了可以得到糖葫芦,解释意思能得到白糖糕。”
“女孩儿也可以吗?”小姑娘又问道,
楚辞默然,这无形的枷锁现在就给她们套上了吗?
“当然可以,在我这里,女孩儿和男孩儿是一样的。我只看你们能不能背出书。”楚辞说道,他发现,在他说出这句话后,小姑娘肉眼可见地放松了一些。
“玉不琢,不成器……”小姑娘的声音很轻,但吐字流畅清晰,而且还学了楚辞教时的腔调,几句背下来,让楚辞忍不住对着她竖了竖大拇指。
小姑娘有些疑惑,旁边的强子臭着脸给她解惑:“楚叔说你背得好。”可恶,他今天都没有得到!
小姑娘眼角一弯,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
楚辞遵守诺言,去拿了一根糖葫芦递给她。
“你还记得意思吗?”
“嗯!”小姑娘握着糖葫芦,眼睛亮亮的,“意思是,玉不经打磨,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人不学习,就不知道礼仪……孔融四岁就知道让梨,这种尊敬友爱兄长的道理,小的时候就应该明白。”
小姑娘只听了一遍,就能记得这般清楚,楚辞再次对着她竖了竖大拇指。昔日的黄英杰过目不忘,今天这小姑娘称得上是过耳不忘了。
“唉,可惜是个丫头。”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小姑娘本来高高兴兴的,被他这么一说,立刻低下了头,一副做错事的样子。
楚辞脸色一冷,站起身看向对面那个书生打扮的男子。不得不说,在这漳州府,楚辞还是很难得碰到学子的。本来碰到读书人楚辞还可以和他互相探讨几句,这会儿却没那个心情了。
“兄台何出此言?”楚辞问道。
“难道不是吗?女儿家的,自然是要以德言容功为先,这背书做文章的事情,自古都是由男人来做的。偏偏这过耳不忘的天赋,让一个女孩得了,可不就是可惜吗?”那书生边说边摇头。
“兄台这话说的好笑,谁规定女孩子不能拥有这样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