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身处异国他乡,这烽火到底是晋国点燃的呢,还是南阳郡点燃的呢?
陈中平抬头一看,一看那浓烈的、别具一格的、有独特风格的烽火,立即就断定在,这是晋国的烽火!相比于南阳郡边界、也就是大夏国的烽火,晋国的烽火有一种暗红色。
但随后陈中平就开始疑惑了:现在大夏国内乱,根本就不可能有能力进攻晋国。这周围就只有一个东原郡和南阳郡;更西方才有一个广陵郡。要是广陵郡那里入侵,烽火也不会传到这里。
既然大夏国没有能力进攻晋国,为什么要点燃烽火?烽火这东西可不是随便能点的。
等等,还有一个可能,这是有人专门为我传递信息的!陈中平豁然醒悟。
那么谁有这个权利,点燃烽火传信呢?答案刷的就浮现在陈中平的脑海中——中军统帅李立松!
一瞬间,陈中平脑海中就拼凑出一个场景:李立松大帅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上,结果遭遇埋伏,人生地不熟、又是孤军深入,最终被大夏国百万大军包围;最后大帅浴血奋战、只来得及带领少许亲兵亡命南逃。
逃入晋国边界后,李立松得知自己率兵北上;因为距离遥远,李立松又需要进京面圣,只能以点燃烽火的方式通知自己。烽火传递信息很快,只要一两个时辰,就能传递数百里。
陈中平这推测漏洞百出、错误连篇;但最终结果,竟然是对的——这不是巧合,而是一个将领的智慧和直觉。李立松既然选择烽火传讯,自然就要考虑到陈中平能“解读”。
陈中平眼神忽然锐利起来,“所以,结论就只有一个,那些正在溃败的士兵是假的,李立松大帅的帅旗,就是最大的漏洞。
如此说来,南阳郡、东原郡和安阳郡,三家联合起来了,并且一口气吞掉了晋国三十万大军!嘶……
难道……难道……这件事情自始至终就是一个陷阱,这三个郡是趁机削弱晋国吗?”
陈将军思维发散的很厉害,竟然想的那么深远。不过这不影响陈将军将计就计——你们伪装溃兵是吧,那我就大方的“接收”你们了。
只是,陈将军看到烽火了,那孔东来、南宫智、袁锦江、严正清、王建等人也看到烽火了。
“停下!”严正清目光深沉如水,“烽火传讯,这必然是已经逃走的晋国中军统帅李立松的手段。”
大家知道李立松跑了,所以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