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兵尚书衙门的人,心里其实也都知道, 到如今这个地步, 只有两条路, 走或者留。走, 顾虑重重;留,亦是顾虑重重。他们犹豫不决, 举棋不定。
眼下听到沈凤璋斩钉截铁一个留字, 尽管留下来危险不少, 但他们反倒都松了口气。
“沈大人,那守城该如何安排?”众人看向沈凤璋, 彻底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主心骨。
沈凤璋一边大步往前走, 一边快速回想这些人往日的表现, 同时口中喊出几个名字, “杨庭荣,孙秀朝。”
“下官在!”
“你们二人负责此次守城的军备物资以及粮食调度!士兵们每人每日口粮从六两改为十两。”
不等杨庭荣和孙秀朝领命答应, 沈凤璋已经开始点下一个人的名。
“陶契。”
“下官在!”
“负责检查城墙,但凡破损之处, 征集城中工匠,调用石料,三日内修补完成!”
同样的,陶契还没来得及回答是, 就听到沈凤璋又开始下新的命令。
一道道指令从沈凤璋口中有条不紊发布出来, 原先如同一盘散沙的五兵尚书衙门瞬间像一台拧上发条的机器, 重新运转起来。
五兵尚书衙门中, 来来往往的官吏都神色匆匆,各自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做去。
一口气将这场守城战大部分要做的事全都布置了下去,沈凤璋看着匆匆忙忙的属下们,心头的焦灼稍微和缓了一些。
即将到来的这场建康之战,他们这边最大的劣势有二。一是兵力少;二是时间紧。
要想增加赢面,他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抢在宇文焘进攻之前,做好迎战的准备。
至于兵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