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皇上这一次晕倒是在早朝的时候, 是以,所有的臣子都留在了宫里等候消息,就连墨珣也不例外。
与“皇上醒了”一同传来的是“皇上勒令王爷们就藩”的消息……
这下可好, 本来就已经急不可耐的朝臣们全都坐不住了。更有甚者, 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像是屁|股上被针了一样猛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打翻茶盏什么的,已经不算是特别显眼的事了。
这次被派来传讯的并不是什么特别眼熟的内监,朝臣们就是把他团团围住, 也问不出什么子丑寅卯来。
传消息的小内监好不容易才从这些大臣的手中逃脱,这就头也不回地朝外走了。
整个堂屋乱成了一锅粥,吵吵嚷嚷了一阵之后,所有人便将视线投向了太尉、丞相、御史丞, 就等着他们给拿拿主意了。
大臣们心里再着急, 也知道自己是没什么资格到宣和帝面前提反对意见的。
就是想以死相谏,那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能谏的。
现在的“三公”里头, 只剩下年太尉是前朝老臣了。
这下可好, 刘丞相和御史丞也齐刷刷地看向了年太尉。
年太尉见状, 直接就在心里骂起爹来了。
宣和帝办的这个事,本来就不合规矩。
或者从一开始, 宣和帝就没有按规矩办过——他秘密立储,并未公布储君人选。现在,又要将所有的皇子全都调离京城……
那万一,在这期间, 宣和帝出了什么事, 那京里谁能来主持大局?!
现在, 灾民之中似乎已经隐隐有了领头人,要是皇上在王爷们离京的过程中出了什么事,让有心人趁虚而入……大周的基业可怎么办?
而且,年衣柏能一直安稳地居于太尉一职,本也不是什么善茬。如果不是因为知道宣和帝担心外戚揽权,年太尉恐怕还要安排自己的孙子、重孙进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