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娇娇就借手里这本《吕氏春秋》涂涂改改, 花费几天零碎时间涂改完毕, 她让宫里的人抄了一本, 扯了序拿给学校老师再删改研究一番。
学校的老师们将修改版吕氏春秋拿到手,听说可以删改都很开心, 摩拳擦掌准备试一试。
待翻开后,却觉得改无可改。
便增补了一些注解。
由此, 这本小书做成后, 装了一套铅字印刷版,印了二百来本,每个班级发一本给学生做课余读物用。
但看着那串数字一点一点增长也是一种乐趣,和绣成一幅图、做好一件衣服、写成一个动人的故事是一样的乐趣。
忙完这些,陆娇娇意识到自己有点无聊, 秋收完毕, 没有农事可忙, 生意那头,各个店铺发展的都不错。
本来西亚人是没办法大量生产玻璃的, 拿到这边的方法才开始大量生产,但是他们不愿意低价卖。但是秦国商人一年前就拿着玻璃做奢侈品到处卖,等到西亚人再拿出来时候市场已经有些疲软了,价格虽然不如想象中好, 也能赚不少,秦国这边的商人不甘示弱, 两边商人打擂台似的搞, 差点把价格降低三成, 双方洽谈好,约定了底价,这才卖的顺利。
陆娇娇觉得,玻璃的价格迟早会再降低,它的奢侈品路线走到头了,往后只能说比较贵重。
等到诸国统一,经济恢复一番,平板玻璃还是要降价的,到那时候,玻璃就真的高端不起来了。
不过,现在钱赚到这个份上,她是没有没有一丁点不满足的。
对在现代随处可见的东西,陆娇娇是一点都不觉得多可惜,也许是潜意识的,始终不觉得用玻璃多有格调,只做平常而已。
这一次她准备做个真正的奢侈品,可以长期买卖,不会掉格调的东西。
瓷器,中国流传几千年的奢侈品。
从兵马俑可见秦国陶器发展水平高超,而瓷器才刚刚开始发展。
陆娇娇将瓷器的制作方法写下来,然后找人建了一个新的窑,开始试做。
这东西不同于玻璃,陶器的颜色、质地和土质有很大关系,上色的颜料也需要一点一点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