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流言最后消失无踪, 陆娇娇大概是最后的受益人, 她的那间半死不活的代卖书店, 终于活了。
铺天盖地的狗血故事激发了人们写故事的热情,据农业学校的校长奚桃说, 现在多了许多讲故事的人,他们雇佣学校里识字的学生将一些故事写好卖到那家代卖书店去, 学生们还小小赚了一些外快。
随着书籍数目的增加, 生意渐渐地好了,现在是活了。
但还面对着一个问题,就是字不够用,没错,就是字不够用。
随着历史和文化的发展, 汉字的内涵是逐渐变得丰富, 汉字的数目也逐渐变得丰富, 比如说现代人已经不使用通假字了,清朝的时候还在用他代替她。
秦朝现在使用的文字是小篆, 大篆虽然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但这种文字只在一些非常讲究的公文里面使用。现在发给百姓的文书、印刷厂用的铅字、秦王和大臣之间交流用的文书信件都是小篆。
现在需要加快小篆发展的速度。
这个事儿,陆娇娇是能做到,但对她来说比起使用小篆还是用简体字更加方便, 相当于本来要跑五十米,她得一口气儿跑个一百米再后倒个五十米。
有点累, 有点懒, 而且呢, 虽然仓颉存在感不强,但提起汉字不得不提一提他,可见这是个流芳千古的事儿,还是让本来做这个事儿的人来做吧,不行就召集一伙人做。
陆娇娇打开她的金手指,费了点劲儿,从里面找出了这个人。
咦?
还是个熟人!
李斯!
没想到是他。
他在秦统一六国之后增补小篆文字。
陆娇娇总是特别容易忘记李斯是一个很有文化很有才华的人,她稍微想一想,得到一个理由,不是别的事儿,而是李斯此人野心太盛,光如烈阳,遮住了他油菜花灯泡一般的光芒。
不过在秦王那里,李斯是挂了号的聪明人、有才华,陆娇娇说明要把这事儿交给李斯的时候,秦王还夸了李斯很能干,直接代替李斯接下了这个任务。
话说李斯这会儿还在养病,他可是整整挨了三十棍子,手掌宽比肥皂还厚的大棍子,少不了伤筋动骨。
心里还惦记着秦王,怕自己存在感太低被人遗忘,他虽然在家里,也邀请些同为门客的朋友,了解近期秦王的日常,就一些事情给些一件作为参考,三天两头一本文书递上去,可谓是存在感十足。
秦王觉得,这大概是个劳碌命,便毫不留情的指派了这个躺着也能干的活计。